[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678.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王刚;陈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峰 |
主分类号: | E21B21/14 | 分类号: | E21B21/14;E21B10/60;E21B17/00;E21B17/2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降温 设备 | ||
1.一种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由输水管(3)和输风管(4)分别连接雾化发生装置(A),通过雾化送风管(6)连接雾化送给器(B),再连接钻杆(G),通过杆体中孔(Q)内的雾化内通管(27)将雾化微粒输送到钻头(9)进行雾化灭尘降温,雾化发生装置(A)由壳体(17)内装设单向阀(13)、通风管(15)、压风腔(16)、雾化发生器(21)、通水管(22)组成,雾化发生器(21)通过雾化管(20)连通压风腔(16)向外输出的压风管(19),压风管(19)连通壳体(17)上的雾化管口(10),与雾化送风管(6)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管(3)一端连接输水接口(1),另一端连接水量调控阀(12),通过快速管接头(11)连接雾化发生装置(A);输风管(4)一端连接输风接口(2),另一端连接风量调控阀(5),通过快速管接头(11)连接雾化发生装置(A);雾化发生装置(A)的壳体(17)内设置雾化发生器(21)和压风腔(16),雾化发生器(21)通过通水管(22)连通壳体(17)上的快速管接头(11)和水量调控阀(12);压风腔(16)通过通风管(15)和单向阀(13)连通快速管接头(11)和风量调控阀(5),通过向外输出的压风管(19)连通壳体(17)上的雾化管口(10);雾化发生器(21)通过向外输出的雾化管(20)与压风管(19)连通,再通过雾化管口(10)连通雾化送风管(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A)内的通水管(22)和通风管(15)各自通过压力表管(14)分别连通雾化发生装置(A)内设置的水压表(18)和风压表(2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发生器(21)是超声雾化发生器,也可以采用电磁雾化发生、离心雾化发生、高压雾化发生、风水雾化发生及其它雾化方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G)的杆体(24)两端分别采用真空摩擦焊接固定连接公接头(25)、母接头(26),杆体中孔(Q)内嵌装雾化内通管(27),由若干根杆体(24)连接组成整体钻杆(G),钻杆(G)的前后端分别连接钻头(9)和雾化送给器(B)。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孔内降温灭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内通管(27)为防静电隔离管,钻头(9)为设有高压送风孔(Y)的雾化加湿钻头,钻杆(G)的杆体(24)上设有螺旋叶片(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峰,未经王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6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机永磁调速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指针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