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距智能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571.6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毅;曹广智;范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毅;曹广智;范毅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距 智能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大跨距智能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的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土墙体简易棚架单层塑料膜大棚;另一种为聚脂阳光板温室大棚。单层塑料膜的保温性能差,需要另加保温被,增加了机械设备和运行成本,缩短了日照时间,在北方地区达不到越冬要求;另外就是跨距小,土地利用率低,空间小,蓄热能力差,表面积大,散热多;没有防寒沟造成地温低,棚内配置不全,功能差,由于跨距小和棚内面积小而不能使用机械耕作等缺陷。聚脂阳光板温室建筑成本很高,保温效果也很差,配置不全,达不到越冬要求,内部支柱多,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难以普遍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距智能大棚,它设置多重保温措施,保温效果好,能够自然越冬,棚内跨距大,可以机械耕作,是一种高效、智能化、低成本的现代农业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跨距智能大棚,它由前棚和后背棚构成,前后棚之间为中墙,大棚两侧有侧墙;
上述前棚的结构是在中墙与前地梁之间架设多个弧形主框架,该主框架跨距在16~18米;在每个弧形主框架的顶端设固定各弧形主框架的横框架,在每两个弧形主框架之间设3~5道横拉杆;在各弧形主框架到两侧墙之间设多根横拉筋,每隔0.6~0.8米拉一根,横拉筋穿过侧墙顶部下返固定在侧墙的中梁上;在两两上述弧形主框架之间设置5~7道竖向的双卡槽托板,在上述双卡槽托板的上卡槽和下卡槽各铺装一层塑料膜;在大棚前地梁的内侧设地下防寒隔离板;在大棚顶高处和中墙之间设前棚顶板;
上述后背棚的结构是在后墙与中墙的顶部设后棚主框架,跨距为6~7米,在两两主框架之间设横支梁,上述主框架上设后棚顶板;上述的中墙上设有中墙采光窗。
上述的双卡槽托板是由上卡槽和下卡槽背对背夹紧横拉筋固接而成,双卡槽构成双层膜的固定和支撑结构,所述的拉筋线是由多条塑钢线排列组成,在双卡槽的上卡槽和下卡槽各铺装一层塑料膜,由压膜槽或卡簧固定。
在前棚弧形主框架之间设拉线,拉线上分段布置可开拉的红外线反射膜。
在前棚的东西端架设大棚呼吸器。
“大跨距智能大棚”作为蔬菜种植设施使用,因为种植和养殖是应该配套建设的,然后再配以大型沼气工程,即可形成“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循环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大棚跨距大,跨距可达到16~18米范围,使大棚内有效种植面积扩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机械化耕作。
2、多重保温设置,保温效果好。保温墙、地下防寒隔离板,双卡槽双层膜,起到空气隔热保温而不另设保温被。
3、本大棚配置了红外线反射膜,以利冬季夜间防红外线辐射散热,夏季用于部分遮光降温;配置大棚呼吸器,以利大棚在冬季内外空气的自动交换而热量不丢失;配置沼气灯,以利棚内冬季增温补光和增加二氧化碳气肥的浓度。上述三项配置也使本棚保温更有保障。
4、本大棚组合设“后背棚”一是增加了本大棚功能,后背棚可用于养殖、蘑菇培育等,二是增加了整体保温效果;三是和前棚的种植形成温度和气体的交换,前棚种植产生的氧气和后背棚养殖二氧化碳的互换。节省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大棚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大棚主视图;
图3是本大棚俯视图;
图4是本大棚中墙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大棚后墙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大棚剖面带双卡槽托板、横拉筋、红外线反射膜结构示意图;
图7本大棚双卡槽托板、横拉筋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大棚的侧墙结构示意图。
图1~8中,1、后墙;2、后棚主框架;3、后棚顶板;4、中墙;5、前棚顶板;6、弧形主框架;7、前地梁;8、地下防寒隔离板;9、前棚侧墙;10、双卡槽托板;11、横拉筋;12、横拉杆;13、横框架;14、中墙采光窗;15、中墙顶横梁;16、后墙顶横梁;17、红外线反射膜;18、压膜槽;19、塑料膜;20、卡槽托板;21、前棚大门;22、侧墙通风窗;23、侧墙中梁;24、侧墙通风机;25、大棚圈梁;26、后棚侧墙通风窗;27、后棚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8可以看到本大棚,它由前棚和后背棚构成,前后棚之间为中墙(4),整个大棚两侧有侧墙,(9)是前棚侧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毅;曹广智;范毅,未经郑毅;曹广智;范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 下一篇:全自动输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