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车内饰板热熔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7486.X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车 内饰板热 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产品之间的紧固结构,尤其涉及新型汽车内饰板热熔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门内饰板中各部件之间连接,广泛采用热熔接的连接形式,如图3所示产品放入熔接设备后,熔接头通气管空气被加热,从端头的气孔中释放加热内饰件熔接部位,熔接柱树脂受热软化后,端头下压,使得软化的熔接柱再成型形成锚固形象,之后冷却管中气孔释放将熔接部位冷却定型。
但该连接形式受设备及环境影响较,导致产品不良率高返修率高严重的甚至需要报废,极大程度的浪费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强大的新型汽车内饰板热熔接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汽车内饰板热熔接结构,包含熔接柱,熔接柱穿透基础板上的配合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上的配合孔包含一圈环形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截面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上方包含纹路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上表面伸出有尖刺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为树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包含上方的熔融层和下方的铁质金属,二者为分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方的熔融层和下方的铁质金属之间通过凹槽和凸起嵌和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包含空心孔,熔融层位于空心孔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包含两道,二者呈同心圆排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筋外延的基础板上包含同心圆纹路。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环形筋应保持一定尺寸,上述内饰本体和环形筋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有利于提高熔接质量,并能够提高生产率。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改善汽车内饰板内部各部件熔接时因设备及环形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熔接。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本新型未熔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熔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未熔融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熔融后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被加工的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气管;2.进气口;3套筒;4端头;5配合孔;6熔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汽车内饰的板的熔接结构上增加环形筋在熔接受热过程中环形筋容易融化,可使熔接柱融化后形成的锚固头与配合孔上的融化后环形筋树脂充分融合,提高了熔接强度,且可以让熔接柱融化后树脂更容易充满成型端头形成符合要求的锚固结构,从而起到优化熔接效果的目的。在不断增加施加等同外力的基础下,本专利所表述的熔融结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传统结构,使用寿命更长。
结合图1、图2、图4、图5、图6,新型汽车内饰板热熔接结构,包含熔接柱6,熔接柱6穿透基础板上的配合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上的配合孔包含一圈环形筋。内饰板满足汽车内饰规定的结构特征,所示结构为实际内饰结构的一部分。熔接孔边缘筋a为环形,特征筋与部件本体即基础板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熔接时热空气时通过熔接设备的气管1进入套筒3中对熔接柱6及配合孔5进行加热,当熔接柱6的树脂软化后,端头4下压使软化后熔接柱6的树脂再次成型,形成锚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熔接时增加的部件a在熔接受热过程中环形筋容易融化,可使熔接柱部件b融化后形成的锚固头b’与配合孔上的融化后的环形筋结构a’树脂充分融合,提高了熔接强度,且可以让熔接柱融化后树脂更容易充满成型端头形成符合要求的锚固结构,从而提高注塑件之间的熔接质量。
所述环形筋截面为方形。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实质的技术效果是方形的结构能够在熔融中更好和上方的物质进行结合,因为有硬角能够增大接触几率。
所述环形筋上方包含纹路槽。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实质的技术效果是纹路槽能够进行更方便让上方的熔融物和下方的熔融物融合,增大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版联组带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线押出机机头防护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