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7470.9 | 申请日: | 2014-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策;姜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0;E02D5/38;E02D5/6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钻孔 灌注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钻孔灌注桩多用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护桩,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区,利用排桩体抵抗基坑外侧土体侧压力,防止土体发生位移。为确保每个桩体受到外侧土压力均衡,每根桩的桩位、间距必须准确,但是现场放样的支护钻孔灌注桩标记受场地软土、人为操作、机械操作的影响多发生偏斜、倾倒、遗失等现象。因此,支护钻孔灌注桩的定位需要测量工程师多次进行放线确定位置,重复工作量大而且精度难以保证。另外在基坑支护体系中,支护钻孔灌注桩之间通常设置高压旋喷桩,用于抵抗坑外土体中的孔隙水,防止基坑内积水。高压旋喷桩桩位受场地内软土层、吹填砂层、块石层等影响,往往不准确,尤其是设计在两根支护钻孔灌注桩之间的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与支护钻孔灌注桩咬合不紧密,从而达不到止水要求,影响基坑开挖安全和施工进度。
因此,需要探索出新的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来解决这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需要反复测量放线并且施工精度低,提供了一种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能够保证深厚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定位准确,提高了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满足止水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由若干定位结构单元排列组成,每个所述定位结构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护钻孔灌注桩桩位周围的混凝土墙,所述混凝土墙的长度为20m~30m,墙体厚度0.8m~1.5m,深度为由支护钻孔灌注桩顶标高向下1.0m~1.5m;支护钻孔灌注桩桩位处安装有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内的定位模板;高压旋喷桩桩位处安装有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墙内的PVC管,用于形成高压旋喷桩预留孔;所述混凝土墙底部支设有加固钢筋。
其中,所述定位模板的外直径与支护钻孔灌注桩桩径相同,所述定位模板顶面高于所述混凝土墙顶面0.1~0.3m。
其中,所述定位模板由弧形的钢模板拼接构成,每块所述钢模板边缘设置有固定用角钢,相邻两块所述钢模板之间通过安装在所述角钢上的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定位模板内部支设有内撑钢筋。
其中,所述PVC管顶面高于所述混凝土墙顶面0.1~0.3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混凝土墙与定位模板,准确确定支护钻孔灌注桩桩位,防止随着施工过程中桩位标记丢失、歪斜、移位等问题,避免测量工程师重复测量放样桩位,同时可保证支护钻孔灌注桩形状规则,从而为围檩和横向支撑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二)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墙中预埋PVC管形成高压旋喷桩预留孔,有效确保了高压旋喷桩桩位准确,从而能够保证高压旋喷桩与支护钻孔灌注桩紧密咬合在一起,进而确保高压旋喷桩止水效果好,提高了基坑开挖的安全稳定性,为基坑开挖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三)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测量工作人员重复工作,避免了后续一些防水、堵漏等返工作业,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四)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支护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结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简便易行、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位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位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定位模板的平面图;
图4是定位模板的剖面图;
图中:1:混凝土墙;2:定位模板;2-1:钢模板;2-2:螺栓;2-3:内撑钢筋;2-4:角钢;3:PVC管;4:加固钢筋;5:支护钻孔灌注桩;6:高压旋喷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护钻孔灌注桩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由若干定位结构单元排列组成,每个定位结构单元均包括混凝土墙1、定位模板2、PVC管3及加固钢筋4。
混凝土墙1设置在支护钻孔灌注桩5桩位周围,其长度为20m~30m,墙体厚度0.8m~1.5m。混凝土墙1的顶标高与支护钻孔灌注桩5顶标高一致,其深度为1.0m~1.5m,即混凝土墙1位于支护钻孔灌注桩5的上部位置。混凝土墙1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或等于C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