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两用外敷保护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5725.8 | 申请日: | 2014-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华;陈海燕;赵培培;段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A61F7/1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两用 外敷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两用外敷保护袋。
背景技术
输液意外渗漏在医院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如果处置不当,则会造成血管损伤、局部组织损伤和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一系列问题,各所医院对于输液意外渗漏的病人,通常以小毛巾在热水或者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搭在患者渗漏部位,以达到缓解、消肿等目的。热敷时一般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直接敷至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15至20分钟。冷敷时一般利用冰袋(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直接敷于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15至20分钟。但是由于穿刺部位多在手背、手腕、足背、足踝部位,此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且若患者处于熟睡状态,这种湿敷的毛巾也极易滑落,影响湿敷效果及延长湿敷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冷热两用外敷保护袋,该外敷保护袋可以固定在患者的病患处,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睡觉,能有效提高湿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两用外敷保护袋,由袋体和设置在袋体上的约束带组成,袋体包括复合层、皮革层和网线层,皮革层设置在复合层和网线层之间,相邻两层均三面缝合,复合层的两面分别为皮革和防水布,皮革和防水布之间填充海绵,复合层的防水布与皮革层相对设置,所述复合层与皮革层之间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拉链。
所述的袋体上设置有两个约束带,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袋体的一侧,其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袋体的相对侧连接。
所述网线层的网眼直径为2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外敷保护袋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热敷或者冷敷,该外敷保护袋可以固定在患者的病患处,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睡觉,能有效提高湿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敷保护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敷保护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约束带,2、复合层,3、皮革层,4、网线层,5、皮革,6、防水布,7、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冷热两用外敷保护袋,外敷保护袋由袋体和设置在袋体上的约束带1组成,所述的袋体上设置有两个约束带1,约束带1的一端固定在袋体的一侧,其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袋体的相对侧连接。袋体包括复合层2、皮革层3和网线层4,所述网线层4的网眼直径为2mm。皮革层3设置在复合层2和网线层4之间,相邻两层均三面缝合,复合层2的两面分别为皮革5和防水布6,皮革5和防水布6之间填充海绵7,复合层2的防水布6与皮革层3相对设置,所述复合层2与皮革层3之间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拉链。
当患者需要冷敷时,在复合层2和皮革层3之间的空间里放置冷冻好的冰袋,复合层2中的皮革5和海绵7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可减慢冰袋的溶化速度,延长冰敷时间,复合层2中的防水布6起到防水的效果。约束带1的松紧可随意调节,可以避免冰袋压迫血管。用冰袋或湿冷毛巾敷于病变部位的皮肤上,可以促进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的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
当患者需要热敷时,在皮革层3和网线层4之间放置浸润药物(如硫酸镁)的热毛巾,这时复合层2的海绵7又起到保暖的作用,热敷可促进炎症的消退,后期可使炎症局限,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消除和组织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煎剂
- 下一篇:靠背可调的病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