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662.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景林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钻。
背景技术
电钻是利用电做动力的钻孔机具,属于人们最常用使用的电动工具,其主要功效用于钻孔打洞。在实际钻孔作业过程中,有时需要在钻完一个孔后,在与该孔相隔一段距离的位置仍需钻相同规格的孔,现有的电钻因仅有一个钻头,需要进行操作两次,浪费人力及时间;有些电钻虽然设置有两个钻头,但该两个钻头的深度不同,导致钻孔的深度不同,同时,两个钻头只有一个转速,使操作者选择性降低,导致电钻的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钻,一方面可以同时钻两个相同规格的孔,另一方面使钻头有两个转速,提高了操作者的选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电钻,包括壳体,沿壳体的前端面上下并列间隔设置有两组夹头与钻头,该壳体的下端布置有手柄,该手柄的上端处布置有按钮,转换单元,内置于壳体前端,包括与壳体固连的齿轮箱,该齿轮箱内自上而下依次啮合布置有第一输入齿轮、环形齿圈、第一输出齿轮、第二输入齿轮、第二输出齿轮;
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内置于壳体后端;
第一转动轴,与第一输出齿轮固连;
第二转动轴,与第二输出齿轮固连;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入轴固连,该第一输入轴上设有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入轴固连,该第二输入轴上设有第二离合器连;
操作者按动按钮,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工作或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工作,使钻头具有不同的转速。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按钮由第一组按钮和第二组按钮构成,其中第一组按钮控制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工作,第二组按钮控制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工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之间设有与壳体固连的支架,用以支撑第一电机、第二电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齿轮箱内设有内衬。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因沿壳体的前端面上下并列间隔设置有两组夹头与钻头,且它们的规格相同,可同时钻两个相同规格的孔,节省人力及时间;
(2)因布置有转换单元,包括与壳体固连的齿轮箱,该齿轮箱内自上而下依次啮合布置有第一输入齿轮、环形齿圈、第一输出齿轮、第二输入齿轮、第二输出齿轮,并在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入轴上设有第一离合器,在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入轴上设有第二离合器,最终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入的动力进行转换,使钻头具有不同的转速,提高了操作者的选择性;
(3)因布置有第二导向柱使固定烧瓶底部的垫圈运动导向性更强;
(4)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之间设有与壳体固连的支架,用以支撑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使它们的牢稳性更强;
(5)该新型的电钻,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快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单元示意图。
图中:100-转换单元,110-齿轮箱,111-内衬,120-第一输入齿轮,130-环形齿圈,140-第一输出齿轮,150-第二输入齿轮,160-第二输出齿轮,170-第一输入轴,180-第二输入轴,200-壳体,210-支架,220-手柄,221-按钮,230-夹头,240-钻头,310-第一电机,311-第一离合器,320-第二电机,321-第二离合器,410-第一转动轴,420-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景林,未经蒋景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