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厂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翅片清洗机的横向行走和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442.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榆轩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5/04 | 分类号: | F28G15/04;F28G1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厂 间接 空冷塔 散热器 清洗 横向 行走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翅片清洗机的横向行走和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促进了空冷技术在发电行业中快速发展。在我国“富煤缺水”地区,火电厂的主要冷却方式有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其中,间接空冷主要由凝汽器、空冷器和散热器构成,散热器分为钢制或者铝制。间接空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循环冷却水进入表面式凝汽器的水侧,通过金属表面换热,冷却凝汽器侧的汽轮机排汽,受热后的冷却水由循环冷却水泵送至间接空冷钢塔,通过铝制空冷散热器与空气进行换热,冷却水被空气冷却后再返回表面式凝汽器冷却汽轮机排汽。
这种采用混合式间接空气对流冷却模式的冷却系统,可使全厂耗水量减少60%以上。它的缺点是:冷却塔的散热翅片全部暴露在外界,为空气中的各类污染物提供了着床,这些附着物时刻影响着冷热交换的效果。累积越来越严重的附着物,会使汽轮机的运转发生异常,降低汽轮机的输出效率,导致发电耗能的增高,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机组运行实践证明,当对流气流降低20%时,涡轮机的后压力增加33%,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
市场现有清洗机在横向驱动及转向设计环节上,横向驱动采用减速机直接带动钢制圆轮的模式,存在着快速启动时圆轮受冲击会跳轨的安全隐患。在行走转向上,缺乏对导轨布置特点的研究,由于电厂提供的横向行走轨道设计采用了直条轨道拟合曲线轨道的模式,即不论多少直径的空冷塔,圆形导轨的实际制作都是采用每段6米长的直条角钢对空冷塔的圆周进行曲线拟合,所以清洗机在横向行进时,每行走6米就需要变向一次,而现有的设计都是采用2组固定的、呈直线布置的、间距将近4米的钢制圆轮在导轨上行走,由于圆轮和导轨在转弯变向时的咬边,导轨和圆轮都存在相互间严重磨损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厂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翅片清洗机的横向行走和转向系统,它不仅能够避免长期工作后出现的磨损、咬边和卡死等现象,而且实现了平滑驱动和自转向双重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厂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翅片清洗机的横向行走和转向系统,它包括机架、自转向机构和横向行走机构,自转向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部,横向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尾端,自转向机构包括行走架和与导轨相配合的行走导向轮,行走架的顶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上,行走导向轮安装在行走架上,横向行走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齿轮和与导轨相配合的行走齿轮,驱动齿轮套装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行走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为了使上下力矩平衡使其整个装置保持平衡,所述的安装在行走架上的行走导向轮设置有两个,并成并列状行走于导轨上。
进一步为了限制瞬间弹跳,保证装置平滑启动,避免装置脱轨的现象,所述的行走齿轮设置有两个,并成并列状行走于导轨上,并且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行走齿轮同时啮合。
进一步,所述的行走架的顶部通过转向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上。
进一步为了限制转向时装置的大幅度摆动,保证转向的顺滑,所述的行走架和机架之间还连接有关节轴承部件。
进一步为了防止整个装置的倾覆,所述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可滑配在导轨上的卡位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驱动件驱动,带动驱动齿轮旋转,行走齿轮跟着旋转,从而使整个装置在导轨上运行,设置在机架前端部的自转向机构起到在导轨上的导向作用,从而实现了驱动和自转向双重功能,而且能够避免长期工作后出现的磨损、咬边和卡死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厂间接空冷塔散热器翅片清洗机的横向行走和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榆轩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榆轩环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的装置
- 下一篇:高压工质动力直线传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