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食负压取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5397.1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松民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1107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负压取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藻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即食负压取藻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食用新鲜微藻(如螺旋藻)也成为一种新兴的健康养生方式。而微藻在培养液中培养,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抽取藻液以合适的滤网过滤,过网的培养液和幼藻回到原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成熟藻留在滤网上;然后用饮用水对滤网上的藻泥进行反复冲洗,去除其附着培养液中的无机盐后,才可以食用。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1.在培养设备的培养液面之下设出液口,阀门控制,藻液靠自重下流过滤,然后手工或水泵把过网藻液输送到原培养液,藻泥再拿到异处手动冲洗。2.用水泵或人工取藻液,以置于液面之上的滤网过滤,过网的藻液自然回流到原培养液,藻泥再拿到异处手动冲洗。它们共同的问题是:1.滤藻和洗藻不能一次完成,而且洗藻都是到异处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麻烦。2.不论滤藻还是洗藻,都是通过自重自然沥水,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冗长。3.消费者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麻烦、滤藻和洗藻不能一起完成以及藻类沥干时间长的技术缺点,提供了一种即食负压滤洗取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即食负压取藻装置,包括第一液管、滤藻杯、滤网、抽液泵、第二液管、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和与滤藻杯配合连接的滤藻杯盖;第一电控阀门、第一液管、滤藻杯盖依次相连,滤藻杯、第二液管、抽液泵、第三液管、 第二电控阀门依次相连,滤藻杯内设有滤网;第一电控阀门连接有空气通道、饮用水通道和取藻液通道;第二电控阀门连接有废液通道和藻液回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藻类进行快速脱水,通过该种即食负压取藻装置处理后的藻类含水量适当,解决了取藻困难、藻类沥干时间长等技术问题。且本实用新型干燥过程中对藻类没有伤害。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水量,通过控制抽液泵适当的调节抽水时间;通过按键控制抽水,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滤藻杯包括环台,滤网包括外延板,外延板与环台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滤网上固定有网格式骨架。
作为优选,外延板的上侧、下侧分别设有第一外延板密封垫和第二外延板密封垫;滤藻杯盖与第一外延板密封垫配合连接处设有密封垫;环台上侧设有环台密封垫;环台密封垫与第二外延板密封垫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第一外延板密封垫与密封垫配合连接,环台密封垫与第二外延板密封垫配合连接,保证了滤网的外延板、滤藻杯盖和滤藻杯的环台之间密封连接,在抽干藻类上附着的水分的过程中,抽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时间更短。
作为优选,密封垫横截面为圆环形。
作为优选,滤藻杯盖上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内套接第一液管;滤藻杯的底边上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内套接第二液管。
作为优选,抽液泵为自吸式抽液泵。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自吸式抽液泵,是一种往复式活塞设计,不同于离心泵的高速转子,运行过程中没有剪切力和离心力,对藻类的伤害微乎其微。
作为优选,第一外延板密封垫为第一外延板硅橡胶密封垫;第二外延板密封垫为第二外延板硅橡胶密封垫;密封垫为硅橡胶密封垫;环台密封垫为硅橡胶环台密封垫。选用硅橡胶制造的第一外延板密封垫、第二外延板密封垫、密 封垫和环台密封垫达到食品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抽液泵,能够对藻类进行快速脱水,通过该种即食负压取藻装置处理后的藻类含水量适当,解决了取藻困难、藻类沥干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自吸式抽液泵,是一种往复式活塞设计,运行过程中没有剪切力和离心力,对藻类的伤害微乎其微。本实用新型滤网的外延板、滤藻杯盖和滤藻杯的环台之间设有的密封垫,使抽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时间更短。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解决了滤藻和洗藻不能一次完成、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滤藻和洗藻都是通过自然沥水、需要的时间比较冗长的技术问题。且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滤藻杯盖的仰视图。
图4是滤藻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滤藻杯的仰视图。
图6是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松民,未经刘松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