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127.0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雨;蔡文钢;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8 | 分类号: | F23G5/48;F23J15/06;F23J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烟速 降温 降尘 烟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设备,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CFB(循环流化床技术)垃圾焚烧锅炉的减少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管材高温腐蚀和堵塞的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
背景技术
常规CFB垃圾焚烧锅炉由于结构限制,高温过热器一般布置在高温烟气中,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管材温度较高,容易受到烟气腐蚀,且高温烟气中飞灰粘性大,容易附着在管道上,大大加快腐蚀速度。另一方面,高温粘性飞灰容易在管道上堆积,且吹灰器清理飞灰困难,飞灰不断堆积后,小节距管间飞灰连接搭桥,容易堵塞烟气流通截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管材高温腐蚀和堵塞的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包括进烟管道、出烟管道、灰斗;所述的进烟管道一端设置有高温进气口,另一端与出烟管道通过灰斗连通,该出烟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低温烟气出口;在所述的进烟管道中设置有低温受热面,在所述的出烟管道中设置有高温过热器。
所述的进烟管道和出烟管道均由水冷膜式壁包覆而成。
所述的进烟管道和出烟管道平行且紧邻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通过在进烟管道中设置有低温受热面,降低了进烟管道中的温度,使出烟管道中的温度降低,从而减慢了出烟管道中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管材的腐蚀速度;由于进烟管道与出烟管道通过灰斗连通,烟气中的飞灰可以被灰斗收集,减少了飞灰在烟道中的量,防止了堵塞。由于所述的进烟管道和出烟管道均由水冷膜式壁包覆而成,降低了进烟管道管壁和出烟管道管壁受热面的温度,减轻了氧化、腐蚀。由于所述的进烟管道和出烟管道平行且紧邻布置,这样设计以后,烟气的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在灰斗处180°调转,通过重力作用和烟气转向,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分离更为彻底,飞灰有部分进入灰斗,起到降尘的作用,有效减少出烟管道中飞灰的量,进一步地防止了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高温进气口,2—低温烟气出口,3—进烟管道,4—出烟管道,5—灰斗,6—低温受热面,7—高温过热器,8—降温降尘烟道,9—水冷膜式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设计方案为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包括进烟管道3、出烟管道4、灰斗5;所述的进烟管道3一端设置有高温进气口1,另一端与出烟管道通过灰斗5连通,该出烟管道4的另一端设置有低温烟气出口2;在所述的进烟管道3中设置有低温受热面6,在所述的出烟管道4中设置有高温过热器7。本实用新型的低烟速降温降尘烟道,通过在进烟管道3中设置有低温受热面6,降低了高温过热器7受热面管材的温度,大大减轻了高温过热器7受热面管材的腐蚀;由于进烟管道3与出烟管道4通过灰斗5连通,使用时烟气中的飞灰可以被灰斗5收集,减少了飞灰在烟道中的量,防止了堵塞。值得注意的是,这样设计以后,所述的低温受热面6与进烟管道3管壁之间以及相邻低温受热面6之间形成降温降尘烟道8。
为进一步减轻高温过热器7受热面管材的高温氧化和腐蚀程度,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进烟管道3和出烟管道4均由水冷膜式壁9包覆而成,进一步地降低了温度,减轻了氧化、腐蚀。
所述的进烟管道3和出烟管道4可以按照任意角度布置,但是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的角度变化较小时不利于烟气中的飞灰、粘性物质等的分离,容易堵塞烟道,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进烟管道3和出烟管道4平行且紧邻布置,进烟管道3和出烟管道4共用一面水冷膜式壁9,这样设计以后,烟气的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在灰斗处180°调转,通过重力作用和烟气转向,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分离更为彻底,飞灰有部分进入灰斗,起到降尘的作用,有效减少出烟管道中飞灰的量,进一步地防止了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