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795.1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祥;朱继鹏;于鑫;汪建文;刘正;王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40 | 分类号: | F23G5/4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振动 炉床 生活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占全世界垃圾的26%。目前,我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仍普遍采用市郊露天堆放,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污染,生活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类,其中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增长相对最快,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改良生活垃圾焚烧炉结构,则对减少生活垃圾对我国环境的危害具有很大的益处。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等有毒气体,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中二噁英浓度的主要方法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二噁英的生成。这些控制措施包括选用合适的炉膛和炉排结构,使垃圾在焚烧炉中得以充分燃烧。因此,我们开发并研制了一种垃圾焚烧设备,可使垃圾充分燃烧,减少二噁英等有毒气体的产生,同时提高了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即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殊的炉床设计,可以实现对燃烧的垃圾进行振动、解块和空气助燃的功能,使得垃圾充分燃烧,减少二噁英等有毒气体的产生,同时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进料装置、炉床、挡板装置、炉渣输出装置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整体为L型,炉体侧壁开有若干观察孔,炉体内的炉膛上设置有炉膛滑槽,炉体底部安装有转轮,具备移动功能;所述的进料装置位于炉体上方,包括进料斗、烟气管道、两块开合挡板、开合电机和两个齿轮,烟气管道一端绕套在进料斗夹层内,其另一端与炉膛相连,炉膛中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进料斗的夹层内,达到烘干垃圾的目的,两 块开合挡板分别与两个齿轮固连,两个齿轮相啮合,开合电机主轴与齿轮相连接,开合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从而控制与齿轮固连的两块开合挡板的开与关,该装置的作用是利用烟气烘干进料斗中的垃圾,同时控制垃圾的下落速率;所述的炉床包括振动板、固定板、风箱、风箱滑槽、风箱缝隙、通风管、一号电机、曲轴和连杆,炉床上方相互交错布置有振动板和固定板,振动板和固定板数量均不少于二,且振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留有安装空隙,振动板嵌入在风箱上表面的风箱滑槽内部,固定板与风箱上表面相固连,风箱上开有风箱缝隙,且风箱缝隙位于安装空隙正下方,风箱与鼓风机之间通过通风管相连,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空气通过两块板之间的安装空隙吹入炉膛内,起到对燃烧的垃圾进行空气助燃的作用,一号电机位于炉体左侧,曲轴位于风箱上方,曲轴位于振动板与固定板下方,且曲轴一端与一号电机主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振动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电机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在连杆的作用下带动振动板做两自由度振动,该炉床结构实现了对燃烧的垃圾进行两自由度振动、解块和空气助燃的作用;所述的挡板装置包括二号电机、转轴和挡板,二号电机位于炉体后方,且二号电机与炉体之间固连,转轴一端与二号电机主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挡板之间固连,该装置的作用是控制挡板的运动;所述的炉渣输出装置包括输渣电机、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履带;所述的输渣电机主轴与主动滚筒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履带相连,输渣电机带动主动滚筒转动,主动滚筒带动履带运动,该装置用于将炉渣运送出炉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采用振动炉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移动、自动化程度高、燃烧充分和燃烧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实现将生活垃圾焚烧结成炉渣的过程,解决了现有的很多生活垃圾焚烧炉不能移动、垃圾燃烧不充分、制作成本昂贵、燃烧效率不高等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斗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料装置的开合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炉床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炉渣输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