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627.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久世光一;松永智敬;泽田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气回路中使用磁性流体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以下,对现有的扬声器进行说明。现有扬声器包括盆架,内磁型的磁气回路,振膜,以及音圈和磁性流体。磁气回路包括磁钢,夹板,磁碗,磁间隙。夹板和磁碗由磁性材料形成。
磁钢的形状是细长的矩形。磁碗包括细长的矩形底部和侧面。底部长边侧的端部向上方立设形成侧面。底部的上面装载磁钢。并且,磁钢上面装载夹板。夹板的侧面和磁碗的侧面之间形成磁间隙。磁气回路在夹板朝向上方的方向收容于盆架内。
振膜的外周端连接于盆架的上面。音圈的一端固定于振膜。音圈的另一端插入于磁间隙。夹板的侧面与音圈的内侧之间的间隙里填充磁性流体。
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有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特许公开200933280号。
可是,现有扬声器的夹板侧面和音圈内侧之间的间隙里填充磁性流体。随之,振膜,音圈和夹板,以及磁性流体围成密闭的空间。因而,振膜振动时,空间内的空气向空间外流出时受到控制,所以,具有振膜的振动被限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控制由于磁性流体引起振膜的振动受限制的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包括:盆架,与所述盆架连接的振膜,设于所述振膜的音圈,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气回路,设于所述磁气回路,配置在所述音圈内侧的内磁部,设于所述内磁部,相对所述音圈形成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设于所述磁气回路,相对所述第一面设置的第三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之间设有磁间隙,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周围设有磁性流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二面的外侧设有开口部,所述第二面和所述音圈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音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音圈之间填充所述磁性流体,所述第二面和所述音圈之间形成所述磁性流体的非填充部。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所述磁气回路包括装载所述内磁部的磁轭,所述磁轭包括底部,自所述底部的端部中相对的两端部弯折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三面形成于所述侧面的内面。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内磁部包括内磁钢和装载在所述内磁钢上的上夹板,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在所述夹板的侧面。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从所述振膜观看所述内磁部,其形状是长方形的时候,所述第一面形成于所述内磁部的长边处,所述第二面形成于所述内磁部的短边处。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从所述振膜观看所述内磁部,其形状是略跑道形的时候,所述第一面形成于所述内磁部的侧面,并且,与所述内磁部的长轴方向形成平行,所述第二面是圆弧形,并且,设于所述内磁部长轴方向的端部侧面。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内磁部包括内磁钢和装载在该内磁钢上的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圆弧部和所述音圈的圆弧部形成同心形状,并且,所述上夹板的圆弧部形状是椭圆形,所述圆弧部的长轴方向成为所述上夹板的短轴方向。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内磁部包括内磁钢和装载在内磁钢上的跑道状的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圆弧部和所述音圈的圆弧部形成同心形状,并且,所述上夹板圆弧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夹板的短轴方向的大小。
所述扬声器可以构成为,所述磁气回路设有装载所述内磁部的下夹板和装载在该下夹板的一对外磁钢,所述内磁部设有内磁钢,所述内磁钢的磁极和外磁钢的磁极以相反的磁极相对的方向所设置,并且,所述内磁钢设置于所述外磁钢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连接于所述盆架的振膜,设于所述振膜的音圈,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气回路,设于所述磁气回路,在所述音圈内侧形成的内磁部,设于所述内磁部,相对所述音圈形成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设于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周围的磁性流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二面的外侧设有磁气开口部,所述第一面产生第一磁通密度,所述第二面产生第二磁通密度,第二磁通密度小于所述第一磁通密度,所述第一面和音圈之间填充所述磁性流体,所述第二面和所述音圈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音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面和所述音圈之间形成所述磁性流体的非填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
- 下一篇:新型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