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449.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杰;潘德元;郑继天;叶成明;解伟;关晓琳;何计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井下 管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管取样器的关键部件,尤其是一种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U型管取样器是一种新型气体驱动型地下水取样器。国外,U型管取样器取样深度可深达2000m,国内U型管取样器取样深度最大500m。微型U型管取样器特别适合在空间狭小的井下工作取样。比如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用于监测井下安全和二氧化碳运移规律的监测井中,监测井内壁和中心监测管柱之间的环状间隙通常不超过30mm,在目前国内外现有取样设备中,只有U型管取样器能够成功下入井下,采用气体驱动方式将地下流体提升至地面。
因此,U型管取样器的小型化设计成为关键。作为U型管取样器的关键部件,井下管线连接装置应满足尺寸小、耐压高、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等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井下管线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高、操作方便和性能可靠的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其可以满足微型U型管取样器的连接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包括有一个基座;
在该基座上开设一个带有供气管接口的通道、一个带有取样管接口的通道和一个带有进水管接口的通道;
所述带有供气管接口的通道、带有取样管接口的通道和带有进水管接口的通道均为纵直设置,其中,带有供气管接口的通道和带有取样管接口的通道两者平齐,位于基座的上部,供气管接口和取样管接口口端开设在基座的上侧端面上;所述带有进水管接口的通道位于基座的下部,进水管接口开设在基座的下侧端面上;
上述三个通道通过一个横向连接通道相互连通;
所述带有取样管接口的通道中,在与横向连接通道贯通口的上端设有一个单向球阀,在该通道的中部设有一可限制球阀行程和允许取样流体通过的滤水垫片。
所述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中,所述的横向连接通道带有加工工艺孔,在该加工工艺孔处设有一个用于封堵该孔的丝堵。
所述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基座专用于微型U型管取样器,该基座长宽高分别为60mm、45mm和24mm。
所述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中,所述供气管接口、取样管接口和进水管接口均为丝扣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体积小,长宽高分别为60mm、45mm、24mm,可以专用于微型U型管取样器;
2.三通一体装置,可以同时连接U型管取样器的供气管、取样管和进水管,减少零部件和易损件,降低渗漏可能性;
3.耐压超过10Mpa,操作方便且性能可靠;
4.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主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主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局部剖)。
图3-1为本实用新型滤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滤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侧剖视图)。
图中:1—基座;2—供气管接口;3—滤水垫片;4—取样管接口;5—球阀;6—垫片;7—丝堵;8—进水管接口;9-横向连接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主要包括一个基座1;在该基座1上开设一个带有供气管接口的通道2、一个带有取样管接口的通道4、一个带有进水管接口的通道8和一个将这三个通道相互贯通的横向连接通道9。
本实用新型U型管取样器井下管线连接装置专用于微型U型管取样器,故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1的尺寸:长宽高分别为60mm、45mm、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提高颗粒离散接触检测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套带平盖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