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地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067.0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万年丰地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7/02 | 分类号: | A47G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地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地毯。
背景技术
地毯是用棉、毛、丝、麻、椰棕或化学纤维等原料加工而成的地面覆盖物。包括手工栽绒地毯、机制地毯和手工毡毯。广义上还包括铺垫、座垫、壁挂、帐幕、鞍褥、门帘、台毯等。新石器时代人们用兽毛捻纺成线,地毯编织成粗厚的毛织品,用以铺地。中国东汉墓出土的地毯残片为典型的手工栽绒地毯。汉代以后丝绸之路促进中原地区地毯生产。元代由于蒙古族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所以地毯生产比较发达,宫廷下设地毯作坊。明清时期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地毯生产有了发展,在继承传统地毯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织锦、刺绣艺术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寓意吉祥的地毯图案,并且一直流传。20世纪,北京、天津建立了生产出口地毯的企业,成为中国地毯的重点产区。世界手工栽绒地毯的传统产区集中在东亚、中亚以及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各个国家。自 1720年英国首创布鲁塞尔地毯织机,机制地毯应运而生 ,发展至今机制地毯已占世界消费总量的99%,手工地毯仅占1 %。地毯分类方法很多 , 按制造工艺分有手工栽绒地毯 、手工编织平纹地毯 、手工簇绒地毯、手工毡毯、机制地毯;按用途分有地毯、炕毯、壁毯、祈祷毯等;按原料分有羊毛地毯、丝毯、黄麻地毯、化学纤维地毯等。地毯又名地衣,即铺于地面的编织品。中国的地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部的新疆就生产地毯,并能织出各式的图案。后来织地毯的工艺传入中原地区,适用面便越来越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根据文献记载,在唐宋到明清,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所制的地毯,常以棉、毛、麻和纸绳等作原料编制而成。中国所生产的编织地毯,使用强度极高的面纱股绳作经纱和地纬纱,而在经纱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织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又好。尤其以新疆和田地区所生产的地毯更为名贵,有“东方地毯”的美誉。那里所生产的地毯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大。地毯还远销到欧洲、中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的地毯是在1981年乌鲁木齐地毯厂为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编织的一条1250公斤的地毯,被赞誉为“地毯之王”。1966年浙江省兰溪出土了一条棉毯,它长2.51米,宽度为1.18米,为平纹组织,两面起绒,且平整厚实。经过鉴定,所用的材料为草棉纤维。这条棉地毯是南宋织成的。这是一条迄今为止所只最早的棉毯。由此可见,那时织毯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现时,新疆又逐步的推广了地毯烫光新工艺,使地毯的质量又有提高。他们发展的五百四十道和七百二十道以上的地毯,工艺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地毯因为厚重,面积大,移动和覆盖都需要辅助手段,往往不能很好的和接触面保持重合,尤其是楼梯,容易滑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地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毯折叠塑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地毯,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边A、包边B、底层、表层、支撑层、抗压层、弹力层A、稳定层、塑形网A、弹力层B、伸缩层、保护层、植绒层、塑形网B、塑形网C,所述底层内有支撑棒,所述支撑层在所述底层的上面,所述支撑层的上部有压力索,所述抗压层在所述支撑层的上面,所述弹力层A在所述抗压层的上面,所述弹力层A内有弹力孔A,所述稳定层在所述弹力层A的上面,所述稳定层的一边连接所述包边A,所述稳定层的另一边连接所述包边B,所述稳定层内有弹力棉A、弹力棉B,所述塑形网A在所述弹力棉A、弹力棉B之间,所述弹力层B在所述稳定层的上面,所述弹力层B内有弹力孔B,所述伸缩层在所述弹力层B的上面,所述伸缩层内有伸缩孔,所述保护层在所述伸缩层的上面,所述保护层的下面有保护膜,所述伸缩孔在所述保护膜的下面,所述植绒层在所述保护层的上面,所述植绒层内有排水孔,所述表层在所述植绒层的上面,所述表层上有绒毛,所述绒毛的底部连接所述植绒层,所述植绒层、保护层、伸缩层、弹力层B、塑形网A、弹力层A、抗压层、支撑层的一边连接所述塑形网B,所述植绒层、保护层、伸缩层、弹力层B、塑形网A、弹力层A、抗压层、支撑层的另一边连接所述塑形网C,所述塑形网B、塑形网C的一边连接所述表层,所述塑形网B、塑形网C的另一边连接所述底层,所述包边A、包边B的一边连接所述表层,所述包边A、包边B的另一边连接所述底层。
所述塑形网B在所述塑形网A、包边A之间,所述塑形网C在所述塑形网A、包边B之间。
所述塑形网A、塑形网B、塑形网C的面积之和大于地毯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万年丰地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万年丰地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