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3981.3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树东;蒋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金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聚合物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噪音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
背景技术
声屏障主要应用在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城市高架等领域,建设于道路的两旁,主要用于降低噪声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的声屏障包括背板和面板,背板和面板扣合且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吸声材料,目前吸声材料一般有岩棉、玻璃棉等,这种材料,容易被风化形成粉末状,使用寿命短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吸声效果好、不容易风化并且比较环保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包括面板和背板,所述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高分子聚合物;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吸声、隔声和屏体强度有大幅度提高,且不容易老化。高分子聚合物导热系数较低、吸水率较低,不容易风化成粉末状,使用寿命可达30年左右,更加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层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连接在背板或面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层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使声屏障内部形成多个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聚碳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与所述背板的顶部均设有凸形,底部均设有与凸形相匹配的凹形,通过该凸形和凹形使面板与所述背板相互扣合,所述背板扣合在所述面板内,所述面板的顶面或/和侧面的边缘向外加长后弯折扣合在背板的边缘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侧面加长后弯折出来的部分通过铆钉或螺钉与背板固定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与所述背板的顶部均设有凸形,底部均设有与凸形相匹配的凹形,通过该凸形和凹形使面板与所述背板相互扣合,所述面板扣合在所述背板内,所述背板的顶面或/和侧面的边缘向外加长后弯折扣合在面板的边缘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侧面加长后弯折出来的部分通过铆钉或螺钉与面板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吸声、隔声和屏体强度有大幅度提高,且不容易老化。
2、高分子聚合物导热系数较低、吸水率较低,不容易风化成粉末状,使用寿命可达30年左右,更加环保。
3、声屏障重量降低50%以上,方便生产加工、安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与背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中背板与面板拆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声屏障,包括面板1、吸声材料2和背板3,面板1与背板3的顶部均设有凸形,底部均设有与凸形相匹配的凹形,通过该凸形和凹形使面板1与背板3相互扣合,面板1与背板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吸声材料2粘接在背板或面板上,吸声材料采用聚氨脂,背板3扣合在面板1内,面板1的顶面11和侧面12的边缘向外加长后弯折扣合在背板3的边缘上,面板1侧面12加长后弯折出来的部分通过铆钉4与背板3固定为一体。
本实施例吸声材料2采用聚氨脂高分子聚合物,吸声、隔声和屏体强度有大幅度提高,且不容易老化,聚氨脂导热系数较低、吸水率较低,不容易风化成粉末状,使用寿命可达30年左右,更加环保,声屏障重量降低50%以上,方便生产加工、安装和运输,并且由于背板3扣合在面板1内,面板1的顶面11和侧面12的边缘向外加长后弯折扣合在背板3的边缘上这样,把背板3锁紧在面板1内,使背板3与面板1紧固为一体结构,在组装、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不易解体、散落,可有效预防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金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金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化生产异山梨醇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装置
- 下一篇:环形光学元件与镜头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