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3827.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春;华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1所示为传统反应釜的结构,该反应釜具有用于通入制冷或制热液体的腔体10,对于该类型反应釜若需要做成大型号的话则需要做成分体式的结构,如图2釜体分为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在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部20、30、40,通过固定部把上述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连接成一体,在釜体外包覆有保温层1(保温层1一般具有较厚的厚度),在使用时固定部连接处容易出现泄露问题,此时需要剥离保温层1然后再对固定部进行维修。使用十分的不便,并且由于剥离后的保温层难以做到再次使用,因此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能够方便的实现对反应釜各个部分连接部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反应釜体,各个部分间通过固定部的配合连接成为一体,在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在所述固定部内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保温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多个保温层板块,各个保温层板块通过铆钉固定在反应釜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铆钉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层上设置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体的各个固定部间设置空隙,在该空隙上设置密封件,需要对固定部进行检修时,仅需要拆卸空隙处的密封件即可,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部分结构为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3,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2,所述反应釜体2分隔为第一部2a、第二部2b和第三部2c,所述第一部2a、第二部2b和第三部2c通过在其上设置的固定部20的配合连接成为一体。
在反应釜体2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所述第一保温层1在所述固定部20内具有间隙10,即所述第一保温层1未覆盖所述固定部20,间隙10的大小只需要满足在操作工人在对固定部维护时可操作即可,在该间隙10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保温层11以实现对于固定部20处的密封。
所述第一保温层1包括多个保温层板块(附图未示出),各个保温层板块通过铆钉固定在反应釜体上。所述第二保温层11通过铆钉固。并且在所述第二保温层11上设置有泄压阀3,在固定部出现故障,泄压达到一定值时泄压阀3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防止压力过高产生意外状况。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部出现泄漏等状况时,可以通过直接拆卸第二保温层11,间隙10形成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因此不需要剥离整层保温层,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并且减少了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液盒及其负压治疗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体腔导管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