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3511.7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李业林;余海明;詹学明;刘占增;张志华;张晓坤;陈建;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02 | 分类号: | D07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钢绞线用预 变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捻制用预变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
背景技术
镀锌钢绞线捻制过程中,让钢丝在合股之前通过预变形器,使钢丝预先发生与钢绞线比较契合的变形,达到钢丝合成绞线后不易松散的目的。预变形器主要由空心主轴、3个锥形盘、锥形盘上3-18个变形辊及其它配套装置组成,调节锥形盘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可以使钢丝在变形辊之间运动时产生相同的、具有一定周期和振幅的螺旋式塑性变形,经过预变形后的钢丝捻制成钢绞线后不易松散。
现有技术中的预变形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易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快速精确地调整钢丝捻制成绞线的变形间距和预变形量,钢丝变形均匀、效果良好的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包括:
空心轴、平键、第一锥形盘、第二锥形盘、第三锥形盘、蜗轮、双向螺杆及定位螺钉;
所述空心轴外圆周面开设键槽;所述平键置于所述键槽内;所述平键与空心轴固连;
所述第一锥形盘、第三锥形盘及蜗轮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空心轴 及平键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锥形盘、第三锥形盘及蜗轮穿套在所述空心轴及平键上;所述蜗轮与平键固连;所述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能相对所述平键左右滑移;所述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靠近边缘位置开设与所述双向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蜗轮的边缘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双向螺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螺钉将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蜗轮固连起来;所述定位螺钉被旋松之后,所述双向螺杆能相对于所述蜗轮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水平方向滑移;
所述第二锥形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蜗轮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锥形盘穿套在所述蜗轮上;所述第二锥形盘的侧边固连一个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配合使所述第二锥形盘能相对所述蜗轮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
挡圈;
所述挡圈穿套在所述蜗轮上;所述挡圈与所述蜗轮将所述第二锥形盘夹持起来;所述第二锥形盘与所述挡圈及蜗轮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锥形盘能相对所述蜗轮及挡圈绕轴线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
工作辊;
所述工作辊固连在所述第一锥形盘、第二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的边缘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间部分为光滑圆周面,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为反向等距螺纹面;所述左边部分与第一锥形盘螺纹配合;所述右边部分与第三锥形盘螺纹配合;
所述双向螺杆的端部开设内四角孔;操作人员将扳手伸入所述内四角孔后旋转所述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相对中间位置向两侧等距离水平滑移。
作为优选,还包括:
连接盘;
所述连接盘固连在所述空心轴的一端;所述连接盘上设置螺栓孔,所述连接盘及空心轴通过螺栓固连在捻股机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通过设置蜗轮和第二锥形盘上固连蜗杆的配合,使得第二锥形盘能绕蜗轮轴线旋转,即能调节第二锥形盘的旋转角度,从而实现预变形量的调节。通过设置平键及双向螺杆与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配合的结构,操作人员只需要旋转双向螺杆即能带动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相对中间位置向两侧沿水平方向等距离的滑移,即能等距离调节第一锥形盘及第三锥形盘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预变形器间距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的双向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后引纸系统的连接板块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的碳纤维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