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962.5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丽;张立敏;王洪伟;李子玉;司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分段 顶升式 粉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建筑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墙体砌筑后,室内墙壁的粉刷工作量巨大,但是目前粉刷墙壁大多数采用人工操作,即手拿抹板往墙上抹料,它存在效率低、粉刷不均匀和劳动强度大的缺点,针对这种情况,人们研制出一些粉刷墙壁的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难以操作、成本较高的不足,不利于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粉墙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的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含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架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两个竖直的下C型槽钢,两个所述下C型槽钢的侧壁开口均向内,每一所述下C型槽钢内套装一个上C型槽钢,两个所述上C型槽钢之间间隔设置有下顶升板和支撑板,所述下顶升板和支撑板的两端均从所述下C型槽钢的侧壁开口中穿过,所述下顶升板和底架之间设置有下液压缸,每一所述上C型槽钢内套装一个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之间设置有上顶升板,所述上顶升板的两端均从所述上C型槽钢的侧壁开口中穿过,所述上顶升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上液压缸,所述上顶升板上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料斗前端设置有抹墙板,所述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料斗的内腔前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料斗后壁板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和转动轴通过链轮和链条连接。所述料斗的上部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杆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从所述上C型槽钢的侧壁开口中穿过。所述底架上设置有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为调平压力缸或调平螺栓。所述底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行走轮为四个且其中至少一个设置刹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液压缸进行分段式顶升,提高了整个粉墙机的强度,且降低了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底架上设置有调平机构,能够保证底架的水平度,进而保证料斗的垂直度,进而使抹灰的厚度一致,提高墙面粉刷质量。
3.本实用新型采用C型槽钢作为支柱,有效利用其侧壁开口,便于连接件固定连接且顺畅上下移动,降低加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采用套接式结构,接触面积大,导向效果好好,另外还可以设置限位器,防止脱出,安全性好。
5、本实用新型底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增大底架的接地面积,提高了整个机器的稳定性,另外行走轮设置刹车机构,能够保证整个机器定位不动,保证粉墙效果。
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粉墙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广泛适用于房屋内粉刷,推广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料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行走轮,2-底架,3-下液压缸,4-下C型槽钢,5-下顶升板,6-支撑板,7-上液压缸,8-上C型槽钢,9-抹墙板,10-上顶升板,11-转动轴,12-固定板,13-移动杆,14-料斗,15-螺旋叶片,16-驱动电机。
双液压缸分段顶升式粉墙机含有底架2,底架2的下表面上安装有行走轮1,其中:底架2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两个竖直的下C型槽钢4,两个下C型槽钢4的侧壁开口均向内,每一下C型槽钢4内套装一个上C型槽钢8,两个上C型槽钢8之间间隔设置有下顶升板5和支撑板6,下顶升板5和支撑板6的两端均从下C型槽钢4的侧壁开口中穿过,下顶升板5和底架2之间设置有下液压缸3,每一上C型槽钢8内套装一个移动杆13,两个移动杆13之间设置有上顶升板10,上顶升板10的两端均从上C型槽钢8的侧壁开口中穿过,上顶升板10和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上液压缸7,上顶升板10上设置有料斗14,料斗14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料斗14前端设置有抹墙板9,上液压缸7和下液压缸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图中未画出)。
推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和转动轴11,转动轴11安装在料斗14的内腔前部,转动轴11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5,驱动电机16安装在料斗14后壁板的外侧,驱动电机16和转动轴11通过链轮和链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