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恒温三通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474.4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孔红兵;汤光华;曲震;苗丰;杨剑;武善磊;刘璐;彭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恒温 三通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恒温三通接头。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环保局的要求,火力发电厂的烟气在排放之前,必须对烟气的成分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必须准确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测量烟气成分用各类烟气分析仪(如氨气分析仪),都要求进入到烟气分析仪的被测气体温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如150±2℃,200±2℃。只有保证了被测气体温度恒定在所需范围,才能保证被测气体组分不发生变化,才能保证测量精度。通常测量分析仪距离烟气取样探头之间有一段距离,为了烟气在运输和转接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就需要对各种转接头进行加热恒温。
常规的做法是利用普通的三通接头进行转接,然后在接头处缠绕加热带,并在加热带外部缠绕玻璃纤维棉,这种做法体积臃肿,很难实现温度的均匀,并且很难维护,同时玻璃纤维棉的碎屑很容易进入人体皮肤和呼吸道,危害人的操作人员的健康。测量分析仪的入口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为了保证能在免拆卸的情况下校准仪表用标准气体和测量用烟气能够分时段进入,很显然在这里就很难用常规的缠绕加热带的做法。这里就需要一个可以方便调节温度,能快速更换,并且对操作人员无害的高温恒温三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热恒温三通接 头,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调节和恒定三通的温度。实现高温恒温三通,保证了气体经过三通时气体温度能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加热恒温三通接头,包括三通(1)和温度控制系统(2)两部分;所述温度控制系统(2)包括加热棒(4)、温度传感器(5)、微控制器(6)和固态继电器(7),所述加热棒(4)和温度传感器(5)分别设置在三通(1)上,由三通阀体上密封引出后分别与微控制器(6)相连,所述固态继电器(7)连接于加热棒(4)和微控制器(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在于,三通(1)外面包覆隔热防护垫(10)。
三通(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凹槽(9)和L形加热棒槽(8),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于温度传感器凹槽(9)内,加热棒(4)设于L形加热棒槽(8)内,温度传感器凹槽(9)和L形加热棒槽(8)也包裹于隔热防护垫(10)内。
所述三通(1)的三个接口均采G1/8的螺纹接口,用于安装卡套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加热棒槽和温度传感器槽里面,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加热棒回路通断状态的固态继电器,实现了对本实用新型温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之二。
图中:1为三通,2为温度控制系统,3为螺纹接口,4为加热棒,41为加热棒引线,5为温度传感器,51为温度传感器引线,6为温度控制器,7为固态继电器,8为L型加热棒槽,9为温度传感器槽,10为特氟龙隔热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恒温三通接头,包括三通(1)、温度控制系统(2)。
三通(1)是由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并且在三通(1)的接口是三个G1/8的螺纹接口(3),所述螺纹接口(3)可以安装各种卡套接头。三通(1)外面包覆特氟龙隔热防护垫(10)。
温度控制系统(2)包括加热棒(4)、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器(6)、固态继电器(7)。三通(1)上面有L形加热棒槽圆槽(8)和温度传感器凹槽(9);加热棒(4)和温度传感器(5)分别设置在L形加热棒槽(8)和温度传感器凹槽(9)里面。L形加热棒槽(8)和温度传感器凹槽(9)也包覆特氟龙隔热防护垫(10)内。
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口相连接,述温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口连接有固态继电器(7),固态继电器(7)与加热棒(4)回路相连接。
温度控制器(6)起到显示、调节和数据处理作用,对温度传感器(5)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固态继电器(7)的状态进行控制。温度控制器 (6)为PIC单片机;加热棒(4)可选60W-150W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T轨热锻成型导轮式换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旋转插头的充电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