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901.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营;姚晓翔;毛志高;王宝明;康峻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峻鸿 |
主分类号: | E21B41/02 | 分类号: | E21B4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丛式可抽芯式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防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由于打油井成本高,周期长,所以防止油井腐蚀,增加使用寿命很有必要。一般通过阳极井保护方式,但是传统的阳极井使用周期短、出现故障后无法检修、油井管道深层达不到保护,保护电流无法自动调节,无法实现远程数据监控和控制,与现在数字化油田的发展趋势无法接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阳极井使用周期短、出现故障后无法检修、油井管道深层达不到保护,保护电流无法自动调节,无法实现远程数据监控和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包括位于地平面之下的阳极地床,在阳极套管内腔的下部串列安置有多个阳极体预置件,最上面一个阳极体预置件通过连接杆向上与连接杆固定夹连接,每个阳极体预置件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阳极体,各个阳极体预置件分别通过内置排气管与内排气管连通,内排气管向上与井口排气管连通;各个阳极体分别与防爆测试桩信号连接,防爆测试桩与控制柜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其特点还在于:
阳极地床是由阳极套管外填充有建筑填料构成,在阳极套管下段外表面设置有尼龙滤网;阳极地床上设置有井台,井台上沿设置有活动井盖,活动井盖上焊装有带堵头的注水口,井台中部高度位置设置有井口排气管固定夹和连接杆固定夹,井口排气管固定夹的中心通孔安装有井口排气管,井口排气管向上穿过连接杆固定夹并伸出活动井盖后设置有U型排气管口。
阳极体预置件向上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向上与连接杆固定夹连接。
每个阳极体预置件的内部结构是,包括套管,在套管壁上开有多组沿直径对称的通孔,通孔依次间隔均匀分布,每个套管内腔中放置有一阳极体,在阳极体两端头采用横向的尼龙销插入通孔固定,每个阳极体设置有引出线。
相邻阳极体预置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包括变径头,变径头大口端与套管内外径尺寸一致,在变径头的锥形端口内表面设置有一个锥形堵头,锥形堵头的轴心通孔设置有贯通内螺纹,锥形堵头的贯通内螺纹通过堵头连接体与连接头的盲孔内螺纹固定连接。
各个阳极体预置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入阳极套管及可多次更换阳极体工艺,避免了传统阳极井重复打井过程中井漏、井塌、工期长的弊端,缩短了油、水井套管阴极保护的空白期,减少了投资频率,延长了阳极地床使用寿命,真正实现了阳极地床设计寿命与被保护体寿命相匹配的要求,阴极保护系统的连续可靠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尼龙拉杆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尼龙拉杆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阳极体与外护套连接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阳极体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阳极体之间的过渡连接示意图。
图中,1.井口排气管固定夹,2.井台,3.水泥石板,4.井口排气管,5.内排气管,6.连接杆,7.绝缘填料,8.阳极体,9.内置排气管,10.阳极体预置件,11.尼龙滤网,12.建筑填料,13.阳极地床,14.井下电缆,15.阳极套管,16.地表电缆,17.防爆测试桩,18.连接杆固定夹,19.活动井盖,20.注水口,21.U型排气管口,22.连接头,23.连接短节,24.锥形堵头,25.套管,26.通孔,27.堵头连接体,28.变径头,A.内螺纹,B.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油田丛式可抽芯式阳极井的结构是,包括位于地平面之下的阳极地床13,阳极地床13是由阳极套管15外侧填充有建筑填料12构成,在阳极套管15下段外表面设置有尼龙滤网11;阳极地床13最上端的井口位置铺置有水泥石板3,水泥石板3上设置有井台2,井台2上沿设置有活动井盖19,活动井盖19上焊装有带堵头的注水口20,井台2中部高度位置设置有井口排气管固定夹1和连接杆固定夹18,井口排气管固定夹1的中心通孔安装有井口排气管4,井口排气管4向上穿过连接杆固定夹18并伸出活动井盖19后设置有U型排气管口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峻鸿,未经康峻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无线设备之间共享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