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279.8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李英杰;孙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带钢 表面 刮油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森吉米尔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要使用轧制油对带钢和辊系进行冷却和润滑。在带钢卷取前,要使用专用装置去除表面残留轧制油。现在一般高速轧机使用实心钢辊或粘辊去除带钢表面轧制油。这种刮油辊在低速轧制时表面刮油效果较好,但轧制速度一旦达到500米/分以上,表面残留轧制油较多,易产生取卷带钢在钢卷卷取过程中打滑,偏离中心线,钢卷卷不齐,影响轧制速度甚至断带,使轧制不能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不仅在低速轧制时刮油效果良好,而且在高速轧制时刮油效果同样良好,能保证高速轧制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辊芯轴为空心轴,且芯轴端部连接吸气装置;沿刮油辊辊身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与芯轴相通的孔,孔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8~12个,相邻两孔的夹角为30°~45°,沿辊身长度方向的孔间距为100mm~150mm,沿轴向呈直线形分布;刮油辊中间有凸度。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孔孔径为5~8mm。
所述刮油辊中间的凸度为:⊿h=0.1mm+(w-1000)/2000;其中,w为带钢宽度,单位:mm。
本实用新型中,刮油辊在工作时,其与带钢表面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约为50度。将圆周方向相邻两个吸油孔的夹角设计为30°~45°,可保证在刮油辊转动过程中,始终有一排吸油孔与带钢表面接触进行吸油。
由于刮油辊芯轴由实心变为空心,并且辊身设计了吸油孔,辊身强度变低,在工作时,刮油辊辊身弯曲,导致带钢中部刮油效果差。因此,需要解决刮油辊辊身中部刮油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凸度辊来解决该问题:在设计刮油辊的凸度时,刮油辊中间最大直径为:H2=H1+2⊿h,其中,H1为刮油辊端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
将现有刮油辊实心芯轴设计成空心芯轴,在刮油辊辊身设计无数径向与空心芯轴相通的小孔,并且芯轴端部与一吸气装置相连,这样,在刮油辊工作时,不仅辊身可以起到刮油效果,而且通过辊身的吸油孔,再次对残留在带钢表面的轧制油进行吸取,大大提高了刮油辊的刮油效果;不仅可保证刮油辊在低速轧制时刮油效果良好,而且在高速轧制时,速度达到500米/分及以上时,刮油效果良好,特别有利于轧机高速轧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刮油辊上吸油孔沿圆周方向分布结构图。
图2为刮油辊上吸油孔沿轴向呈直线形分布结构图。
图3为刮油辊凸度示意图。
图中1为刮油辊,2为孔,3为芯轴,A为刮油辊芯轴吸气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轧机带钢表面刮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辊芯轴3为空心轴,且芯轴3端部连接吸气装置,图中A示出了吸气方向;沿刮油辊1辊身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与芯轴相通的孔2,孔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八个,相邻两孔的夹角为45°(见图1),沿辊身长度方向的孔间距为150mm,沿轴向呈直线形分布(见图2);刮油辊中间有凸度;(见图3)图3中H2=H1+2⊿h。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孔2的孔径为5~8mm。
所述刮油辊中间的凸度为:⊿h=0.1mm+(w-1000)/2000;其中,w为带钢宽度,单位:mm。
根据凸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图3中H2的值。
具体实施方式为:
1、以5#轧机刮油辊为例:
1)5#轧机刮油辊辊身长1380mm,轴向相邻邻两孔间距为150mm,因此沿轴向分布有9组吸油孔,每组8个,即沿圆周方向相邻两个吸油孔夹角为45度;
2)吸油孔孔径为:6mm;
3) 带钢宽度1300mm,计算出刮油辊凸度为:
⊿h=0.1mm+(1300-1000)/2000=0.25mm,
H1=170mm,
H2=H1+2⊿h=170.5mm。
2、以9#轧机刮油辊为例:
1)9#轧机刮油辊辊身长1680mm,轴向相邻邻两孔间距为150mm,因此沿轴向分布有11组吸油孔,每组8个,即沿圆周方向相邻两个吸油孔夹角为45度;
2)吸油孔径为:8mm;
3) 带钢宽度1620mm,计算出刮油辊凸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漆雾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净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