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801.0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义;冯沾善;朱跃民;方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增多,2013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接近2亿吨,并且每年有所递增,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约有一半未经处理,这些垃圾裸露堆埋,污染水质、土壤、大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一些造纸厂,工业废纸相对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一般的造纸厂一般都会有垃圾焚烧设备对一些工业废料进行焚烧处理,但现有的造纸厂会产生很多沼气,且无法回收利用,其垃圾焚烧设备一般焚烧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焚烧炉进气孔和出料口往往为同一个,如果垃圾过多会经常出现堵塞的现象,增加维修成本,且在对垃圾焚烧的同时也会有很多废气排放出去,不仅不能改善环境,而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焚烧效率高、维修成本低和废气污染少的垃圾焚烧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设备,包括炉罩,及和炉罩下端连接的炉座,及和炉罩上端连接的排气管道,及设置在炉罩一侧的沼气燃烧器,及设置在炉罩另一侧的进料口,及设置在炉罩内部的燃烧腔,及设置在燃烧腔下方的炉栅,及设置在炉栅下方的点火腔和环形墩台,及和点火腔连接的出料口,及贯穿炉栅和炉座的进气管道,及设置在排气管道内部的消石灰喷射器和活性炭喷射器,所述沼气燃烧器与燃烧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炉罩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炉罩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焚烧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设置有沼气燃烧器可以增加燃烧腔内的燃烧效率和效果,出料口和进气管道分开设置可以避免因垃圾过多造成出料口的堵塞,减少维修成本,且排气管道内部设置有消石灰喷射器和活性炭喷射器,从而实现了除尘、脱硫、脱氯,保护大气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一种垃圾焚烧设备,包括炉罩4,及和炉罩4下端连接的炉座9,及和炉罩4上端连接的排气管道3,及设置在炉罩4一侧的沼气燃烧器5,及设置在炉罩4另一侧的进料口10,及设置在炉罩4内部的燃烧腔13,及设置在燃烧腔13下方的炉栅6,及设置在炉栅6下方的点火腔7和环形墩台11,及和点火腔7连接的出料口8,及贯穿炉栅6和炉座9的进气管道12,及设置在排气管道3内部的消石灰喷射器2和活性炭喷射器1,所述沼气燃烧器5与燃烧腔13相连通。
所述出料口8设置在炉罩4的下端。所述炉罩4为U型结构。
垃圾焚烧设备在使用时,先把工业废纸和其它一些工业上的废料通过进料口10输送到燃烧腔13内,然后落到炉栅6上端,再通过点火腔7内进行点火燃烧,设置在炉罩4一侧的沼气燃烧器5可以把多余的沼气进行燃烧以增加燃烧腔13内的燃烧效率和效果,经过燃烧后的工业废渣通过炉栅6掉落到点火腔7内,再由出料口8把废渣排出去,同时,设置在排气管道3内部的消石灰喷射器2和活性炭喷射器1可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排出,以减少废气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焚烧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设置有沼气燃烧器可以增加燃烧腔内的燃烧效率和效果,出料口和进气管道分开设置可以避免因垃圾过多造成出料口的堵塞,减少维修成本,且排气管道内部设置有消石灰喷射器和活性炭喷射器,从而实现了除尘、脱硫、脱氯,保护大气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