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177706.0 申请日: 2014-04-14
公开(公告)号: CN203989093U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湛锦源 申请(专利权)人: 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48 分类号: A61K9/4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宋焰琴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胶囊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胶囊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兼具物理支撑性及阻隔性的胶囊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常见的胶囊结构是利用一囊壳包覆药物,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口服时,药物直接与味觉器官直接接触而引发恶心反应。

以往的胶囊是以单一囊壳包覆药物,而制造囊壳的材料有些具有较佳的结构特性,使胶囊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或挤压,但阻隔性却偏低;有些材料则具有较佳的阻隔性,使内部的药物不易氧化或受到胃酸破坏,但其结构特性却不够好或容易脆裂或彼此沾黏。

虽然还有些囊壳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及阻隔性,但这些材料的单价偏高,使得胶囊的成本不易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兼具物理支撑性及阻隔性,同时又具有较低造价的胶囊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结构,包括一第一壳层、一第二壳层及多数活性成分颗粒,该第一壳层的内部具有一封闭空间,该第二壳层是完整包覆于该第一壳层的一外侧面,该些活性成分颗粒则是容置于该第一壳层的封闭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双壳层的胶囊结构,使得第一、第二壳层可以分别由具有较佳结构支撑性及阻隔性、同时又具有容易取得及制造特性的材料制成,以此,本实用新型的胶囊结构在兼具结构支撑性及阻隔性的同时,又能避免材料成本增加,是一种能有效解决公知胶囊结构不足的新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1胶囊结构,10第一壳层,11封闭空间,12外侧面,20第二壳层,30活性成分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胶囊结构1包括一第一壳层10、一第二壳层20及多数活性成分颗粒30。

该第一壳层10内部具有一封闭空间11,其可用以阻隔外界环境与活性成分颗粒30之间的氧化作用,还能保护活性成分颗粒30不受胃酸等因素的破坏,因此第一壳层10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赋形剂、崩解剂、肠溶衣、黏合剂、稀释剂、包覆剂、润胀剂、润滑剂、调味剂、甜味剂、增溶剂或其任意组合。其中,赋形剂可为糖类或纤维素制备物,糖类包括乳糖、蔗糖、甘露醇及山梨醇,而纤维素制备物则可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稻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明胶或黄蓍胶等材料。

该第二壳层20是完整包覆于该第一壳层10的一外侧面12,其可提供结构支撑性而保护第一壳层10及活性成分颗粒30免受物理性因素(如重压、尖刺)的破坏,因此第二壳层20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明胶(吉利丁(Gelatin))、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methyl propyl cellulose)、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methyl propyl cellulos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吡咯酮(Polyvinyl pyrrolidon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phthalate)或其它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其中该明胶可为动物性明胶(由鱼皮、猪皮等动物性来源所制成)或植物性明胶(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活性成分颗粒30是容置于该第一壳层10的封闭空间11内,所述活性成分颗粒30可以是由一或多种活性成分制成,可使用的活性成分可由牛樟芝子实体制成。

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又称牛樟菇、红樟、樟菇或樟窟内菇等,于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同担子菌纲(Homobasidiomycetes)、无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薄孔菌属(Antrodia)。牛樟芝生长于海拔450~2000公尺的深山,仅生长于中国台湾特有的牛樟树干的腐朽心材内壁。牛樟芝目前已知具有多种的活性成分,使得牛樟芝具有护肝、提升免疫力、抗氧化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为中国台湾著名且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森林中的红宝石」的美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