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抑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665.5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敏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高频 噪声 抑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音频信号处理方面,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无法很好地处理而使得接收端的收到的声音信号并不是十分地理想。现有的有使用芯片进行高频噪声的处理,但是芯片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抑制电路,解决现有弱信号的高频噪声影响声音信号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抑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W1的另一端和电源负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源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场效应管G1的栅极和电阻W2的一端连接,电阻C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场效应管G1的源极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W2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场效应管G1的漏极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有效地去除弱信号输入时候带来的高频噪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弱信号的高频噪声抑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W1的一端连接,电阻W1的另一端和电源负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源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场效应管G1的栅极和电阻W2的一端连接,电阻C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场效应管G1的源极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W2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场效应管G1的漏极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在具体应用时,电阻W1和电阻W2优选为可调电阻。本电路工作原理为:当输入信号到达信号输入端时,输入信号经电阻R3、电容C6到信号输出端。场效应管G1用来调制电压,它的源极电压由电阻R5、电阻R6的分压比决定。电容C5是旁路电容,用户微调电阻W2用以调节场效应管G1的栅极电压,使其在无信号的状态时候处于反向偏置,此时G1的漏极与源级之间的阻值较小,所以输入信号由经电容C4并通过场效应管G1的漏极、源级,到电容C5到电源负极提供了交流分量。电容C4与电阻R3组成RC滤波器,对流向电容C6输出信号中的噪声进行过滤。
同时输入信号也会经电容C1输入到三极管Q1的基极进行放大状态,放大的倍数由电阻R1与电阻W1的比值决定。二极管D1、二极管D2组成的整流电路,与场效应管G1组成高频阻抗电路,也会对输入信号的高频噪声进行过滤。对于音频本身的弱信号,整流电路输出小,输入信号的噪声被电容C4、电阻R3网络滤除,则本电路能够有效的去除弱信号输入时候带来的高频噪声。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敏,未经陈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脉宽占空比的矿井人员定位方法
- 下一篇:油漆刷打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