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186.3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仙芳 |
主分类号: | B65D85/36 | 分类号: | B65D85/36;B65D30/12;B31B2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318058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边尖底淋膜预 折痕 导向 纸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包装袋,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
一种整齐盛放切片面包的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
背景技术
淋膜纸袋在烘焙行业通常用于吐司面包的包装,吐司面包的外形结构一般多为正方或长方形,在被装入纸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面包自身的重量在下降的过程中在纸袋底部形成一个平面结构。但传统工艺加工出的纸袋,受自身结构的影响,”M”插边无法快速展开,会在包装好的纸袋底部行成大量皱褶。影响美观甚至无法销售。为克服上述问题使用者通常会在使用前通过手工将纸袋的底部、口部进行预折,形成导向折痕,便于面包袋底成型。但这样既不卫生又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整齐盛放切片面包的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所述纸袋平面展开呈矩形纸片,该纸片上端居中设有上大下小的梯形缺口,与该缺口对应的纸片下端处设有凸出纸片边沿、与梯形缺口相同形状的梯形凸片,所述纸片设有四横六纵相互交叉的折痕线,所述底部上下横线与六条纵线交叉处设有两个倒直角等腰三角形折痕,其中两个锐角分别与底部上横线与外纵线、底部上横线与内纵线相交、直角与中纵线与相交,所述纸片的左右两侧在折叠后连接一透明塑料片。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内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梯形缺口斜线与横线交叉点、梯形凸片斜线与横线交叉点。所述袋口上横线设置在梯形缺口横线之上。所述两条内纵线相向折叠;所述两条中纵线背向折叠;所述两条外纵线相向折叠。所述梯形凸片向上折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快速整齐盛放切片面包,袋底平整,底边棱角分明,袋口折叠整齐。该纸袋包装的切片面包展示在货柜上,更突出其一致性、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展开图;
图2为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成型图。
图中:1梯形缺口、2梯形凸片、3袋口上横线、4袋口下横线、5底部上横线、6外纵线、7中纵线、8内纵线、9直角等腰三角形折痕、10透明塑料片、11底部下横线。
具体实施时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M夹边尖底淋膜预折痕导向纸袋,纸袋平面展开呈矩形纸片,该纸片上端居中设有上大下小的梯形缺口1,与该梯形缺口1对应的纸片下端处设有凸出纸片边沿、与梯形缺口1相同形状的梯形凸片2,纸片设有四横六纵相互交叉的折痕线,底部上横线5与六条纵线交叉处设有两个倒直角等腰三角形折痕9,其中两个锐角分别与底部上横线5与外纵线6、底部上横线5与内纵线8相交、直角与中纵线7与相交,纸片的左右两侧在折叠后连接一透明塑料片10,这一设置是为了方便观察袋内面包的情况。内纵线8的两端分别连接梯形缺口1斜线与横线交叉点、梯形凸片2斜线与横线交叉点。袋口上横线3设置在梯形缺口1横线之上。纸片按以下方法折叠:两条内纵线8相向折叠;两条中纵线7背向折叠;两条外纵线6相向折叠;纸片的左右两侧在折叠后粘接一透明塑料片10;最后梯形凸片2向上折叠并粘合在纸袋的底边,便完成纸袋的制作。
实施例:打开纸袋开口,将数片切片面包(面包的宽度及数片面包叠放的长度均与纸袋底部的形状相同)整齐从袋口放入,此时,袋口的梯形缺口具有方便面包放入的功能,先将成叠面包斜放入梯形缺口除外的袋口,然后面包整体放入袋口,双手捏住梯形缺口相邻的两条纸边向上提起,依靠面包的自身重量顺着具有导向功能的折痕滑入袋底,三角形折痕使袋底作平面展开,最终使纸袋很熨贴地裹覆面包。按纸袋折痕方向将袋口并拢后,按袋口上横线和袋口下横线的导向折痕折叠,再用便签纸粘贴封口,即宣告完成盛放面包的所有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仙芳,未经梁仙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