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048.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B60S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段式 无骨雨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雨刮系统的不断优化及发展,消费者对于雨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雨刮的发展趋势在从之前的有骨雨刮为主流发展到无骨雨刮为主流,到现在市场上对于新型雨刮,如三段式雨刮、五段式雨刮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市场期望,但是若单纯的将无骨雨刮的导流片结构改为五段式塑料件的结构,有可能会增加产品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产品价格的提升,造成产品失去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该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对于传统的弹片与支架的铆合方式进行了改进,取消了传统的铆合方式,而改为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直接进行装配就能到连接固定的作用,降低了装配的复杂性,使得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可以脱离设备就能够进行组装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包括弹片、刷片、一个塑料支架,两个中间护罩和两个外侧护罩,其特征是:在塑料支架上装有塑料连接件和护套盖,在塑料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中间护罩和一个外侧护罩,在塑料支架的两端设有圆形凸包Ⅰ,在中间护罩上一端设有圆凹槽Ⅰ,另一端设有圆形凸包Ⅱ,在外侧护罩的一端设圆凹槽Ⅱ,塑料支架上的圆形凸包Ⅰ与中间护罩上的圆凹槽Ⅰ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外侧护罩上的圆凹槽Ⅱ与中间护罩上的圆形凸包Ⅱ通过过盈配合安装,所述的弹片装在的护罩组中。
所述的弹片上面开有三组方形的缺口Ⅰ、缺口Ⅱ、缺口Ⅲ,在塑料支架的对应位置上有设有三对凸台Ⅰ、凸台Ⅱ、凸台Ⅲ,所述的弹片上的三组缺口Ⅰ、缺口Ⅱ、缺口Ⅲ被塑料支架卡住,限制住弹片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在塑料支架的凸台Ⅰ和凸台Ⅲ上设有独特的“『”结构,弹片可卡在凸台Ⅰ和凸台Ⅲ的“『”结构中间,限制其在宽度和厚度方向上的移动,通过限制其长度、宽度、厚度方向的移动来达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品装配简单,降低了装配的复杂性,使得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可以脱离设备就能够进行组装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外形图。
图2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各塑件之间的装配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弹片与护罩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塑料支架与弹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塑料支架与弹片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塑料支架与弹片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塑料支架与弹片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新型五段式无骨雨刮的刷片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塑料支架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中的中间护罩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中的外侧护罩的结构图。
图中,1.塑料支架,2.弹片,3.刷片,4.中间护罩,5.外侧护罩,6.塑料连接件,7.护套盖,11.凸台Ⅰ,12.凸台Ⅱ,13.凸台Ⅲ,14.圆形凸包Ⅰ,21.缺口Ⅰ,22.缺口Ⅱ,23.缺口Ⅲ,24.圆孔,41.圆形凸包Ⅱ,44.圆凹槽Ⅰ,51.圆凹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10、图11 和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弹片(2)、刷片(3)、一个塑料支架(1),两个中间护罩(4)和两个外侧护罩(5),在支架上装有塑料连接件(6)和护套盖(7),在塑料支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中间护罩(4)和一个外侧护罩(5)。在塑料支架(1)的两端设有圆形凸包Ⅰ(14),在中间护罩上一端设有圆凹槽Ⅰ(44),另一端设有圆形凸包Ⅱ(41),在外侧护罩(5)的一端设圆凹槽Ⅱ(51)。塑料支架(1)上的圆形凸包Ⅰ(14)与中间护罩(4)上的圆凹槽Ⅰ(44)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外侧护罩上的圆凹槽Ⅱ(51)与中间护罩上的圆形凸包Ⅱ(4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
参照图4,将冲压好的弹片(2)从组装好的护罩组中穿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鞍式高效节能无骨雨刷
- 下一篇: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