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6919.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龚彪;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28 | 分类号: | H01M10/28;H01M2/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的技术进步,碱性电池生产技术日渐成熟,市场的需求量大。在部分电池生产线上,由于部分电池体积相对较大,里面的卷纸封口一端头部就相对要难卷曲,虽然实际生产时,其封口一端是一边卷并一边在一块烫板上烫,但也难保证都能把每一个电池钢壳的封口端烫牢。其他电池或者因为电池外径较小,卷纸不会有空隙,或者因为工艺不一样,后续不需要经过卷纸卷曲。
上述部分电池钢壳旋紧的卷纸末端还存在空隙,进而需要将电池钢壳传输至电池注胶装置处进行注胶密封,以防止电池内的电解液等物质从卷纸的空隙中溢出。
注胶过程即往电池钢壳内灌注胶体的过程,是上述部分碱性电池生产线中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电池注胶装置包括承载台、注胶组件以及放置有多个电池钢壳的来料组件,每个电池钢壳均具有容置腔,该注胶组件包括固设在承载台上并与电池钢壳对应设置的注胶头,注胶头固设在对应电池钢壳上方,注胶头的出胶端依次对准对应电池钢壳的容置腔。
上述结构电池注胶装置的注胶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承载台外还设有储胶室,注胶头上设有注胶通道,储胶室内储藏有液态形式的胶体,储胶室与注胶通道连通并持续向注胶头输送胶体,与此同时,来料组件持续携带着电池钢壳从注胶头与承载台之间输送过去,注胶头上的胶体在自身自重的作用下先经由注胶头的出胶端流出,再向电池钢壳容置腔内灌胶,以此类推,在某个电池钢壳注胶完毕后,下一个电池钢壳在送料组件作用下就可以开始进行注胶过程。
现有技术中电池注胶装置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其一、由于旋紧的卷纸末端位于电池钢壳容置腔的底部,而注胶头固设于电池钢壳的容置腔上方,距离注胶密封位置(即容置腔底部)距离过长,注胶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其二、将注胶头固设于电池钢壳注胶开口上方,这样在注胶过程中就会产生“拔丝现象”。此处的“拔丝现象”指的是:在某个注胶头的出胶端流出胶体并完成对应电池钢壳的注胶后,该电池钢壳在送料组件作用下逐渐离开这个注胶头;由于胶体是胶着状的液体,其具有很强的粘性,在该电池钢壳逐渐离开的过程中,这个注胶头出胶端流出的胶体大部分都位于电池钢壳容置腔的底部,但是也有少部分胶体仍然连接着容置腔底部和注胶头出胶端,使得这个注胶头并未完全与该电池钢壳分隔开;而这少部分连接的胶体随着该电池钢壳的远离慢慢地被拉细拉长,最终会被拉断,进而形成了“细丝状”胶体;“细丝状”胶体由该电池钢壳容置腔的底部一路延伸到容置腔外,“细丝状”胶体在被拉断后会在自重作用下回落并粘合在该电池钢壳的电池钢壳外侧上,最终产生了类似“拔丝苹果”般的“拔丝现象”。这样生产出来的电池密封性能不佳,后期使用起来会出现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等物质经由“拔丝现象”产生的“细丝状”胶体溢出电池外的现象,由于电解液是带有腐蚀性的碱性物质,对眼睛、呼吸道及皮肤会有刺激作用,电解液也会侵蚀金属、破坏电子零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电池注胶装置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能保证电池密封性、工作效率高的电池注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能保证电池密封性、工作效率高的电池注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注胶装置,包括承载台、注胶组件以及携带有若干电池钢壳的来料组件,每个电池钢壳均设有容置腔以及与容置腔连通的注胶开口,所述注胶组件包括设于承载台上的动力件以及与电池钢壳对应设置的若干注胶头,所述来料组件设置在承载台与注胶头之间,每个注胶头远离电池钢壳的一端均与动力件相连,每个注胶头靠近电池钢壳的一端依次对准对应电池钢壳的注胶开口,所述动力件能带动每个注胶头伸入或退出对应电池钢壳的容置腔。
在上述的一种电池注胶装置中,所述注胶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固定板、抵靠板以及两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竖直固设在承载台上且与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面朝固定板的端面上分列有两根竖直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两滑轨一一对应的两滑块并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抵靠板呈水平设置且动力件通过抵靠板与固定板固连,所述两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固定板背离连接板的端面两侧,所述两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与注胶头一一对应的安装座,每个注胶头均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上,所述电池钢壳的注胶开口面朝安装座设置,所述动力件能带动固定板和两支撑板竖直伸缩,同时带动每个注胶头伸入或退出对应电池钢壳的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感器无线传输天线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阀外套及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