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态计轴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76779.8 | 申请日: | 2014-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宏;李之悦;郭思进;李朋;杨振;李加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华讯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16 | 分类号: | B61L1/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态计轴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态计轴传感器。
背景技术
计轴传感器是计轴器的基础设备,其作用是将机车、车辆通过的车轴数转换成电脉冲信号。早期使用的传感器是机械式,现在一般采用电磁式,主要是对通过区域路段的车轴数进行计数比较,配合计轴器判断出区间(或轨道区段)是否空闲;目前,在煤矿井下应用的计轴传感器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对轨道车辆的静止、运转、运行方向以及运行速度多种状态的同时测量,加之井下环境复杂,扬尘、潮湿等不利条件会导致普通的计轴传感器发生故障,且无法尽快直观判断出是哪一个计轴传感器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轨道车辆的静止、运转、运行方向、运行速度多种状态的同时测量,若传感器发生故障,能够尽快直观判断出是哪个发生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态计轴传感器,它包括第一、第二振荡放大反馈单元,第一、第二正弦滤波单元,第一、第二幅值检波单元,第一、第二阈值设置单元,第一、第二相位幅值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振荡放大反馈单元与第一正弦滤波单元、第一幅值检波单元、第一阈值设置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振荡放大反馈单元与第二正弦滤波单元、第二幅值检波单元、第二阈值设置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阈值设置单元、第二阈值设置单元还分别与第一相位幅值比较单元、第二相位幅值比较单元、逻辑与门电路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相位幅值比较单元、第二相位幅值比较单元、逻辑与门电路单元与控制器输出接口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振荡放大反馈单元中包括含有E型磁芯的传感器探头。
这样,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前计轴传感器功能单一,无法同时满足对轨道车辆的静止、运行、运行方向、运行速度多种状态的同时测量的技术问题。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安装,为未来升级留有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E型磁芯的第一边柱顺时针绕有第一线圈,在所述E型磁芯的中心柱顺时针绕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尾端和第二线圈首端连接且设有第一抽头,所述中心柱顺时针还绕有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线圈的尾端与所述E型磁芯的第二边柱顺时针绕有的第四线圈的首端连接且设有第二抽头,所述第一线圈首端、第一抽头、第二线圈尾端形成一组与第一振荡放大反馈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线圈首端、第二抽头、第四线圈尾端形成一组与第二振荡放大反馈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振荡单元包括与电源VCC连接的电阻R1和R4的首端,所述电阻R1的尾端分别与电容C1的首端、电阻R2的首端、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的首端、电容C2、C4的首端、C3的尾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尾端与NPN三极管Q1集电极、电容C3的首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首端还与第一线圈L1的首端、电阻R5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L1的尾端与第二线圈L2的首端连接并设有的第一抽头与电阻R5的尾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尾端、电阻R3的尾端、电容C2的尾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二线圈L2的尾端与所述C4的尾端以及电容C1的尾端连接构成反馈;
第二振荡单元包括与电源VCC连接的电阻R12和R14的首端,所述电阻R12的尾端分别与电容C9的首端、电阻R13的首端、NPN三极管Q4基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4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5的首端、电容C10、C12的首端、C11的尾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尾端与NPN三极管Q4集电极、电容C11的首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首端还与第三线圈L3的首端、电阻R16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三线圈L3的尾端与第四线圈L4的首端连接并设有的第二抽头与电阻R16的尾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尾端、电阻R15的尾端、电容C10的尾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第四线圈L4的尾端与所述C12的尾端以及电容C9的尾端连接构成反馈。
所述第一正弦滤波单元包括首端与电阻R5首端相连接的电容C5、C6,所述电容C5的尾端通过电阻R6与电阻R7的首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尾端与电阻R9的首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尾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电阻R7的尾端通过电阻R10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二正弦滤波单元包括首端与电阻R16首端相连接的电容C14、C13,所述电容C13的尾端通过电阻R19与电阻R20的首端连接,所述电容C14的尾端与电阻R18的首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尾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尾端通过电阻R22与电源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华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华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及其烟雾吸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相位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