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二档变速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电驱动变速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6025.2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段福海;梁泊山;孙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二档 变速箱 减速器 差速器 驱动 变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变速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集成二档变速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电驱动变速桥。
背景技术
车辆的动力传递机构一般包括有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其中变速箱用于传递动力、变换传动不同的速比,以获得较大的行车速度范围;目前的变速箱都是采用分飞轮盘、干式摩擦片和压盘的结合,车辆由于经常需要半结合起步,干式摩擦片磨损严重,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寿命周期长、高可靠性的集成二档变速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电驱动变速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集成二档变速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电驱动变速桥,包括二档变速箱装置、轴承式差速器31、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转子11、电机定子12、箱体54;所述电机定子12设于箱体54的内壁,所述电机转子11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连接于箱体54内,且位于电机定子12的下方;所述电机转子11相对于箱体54可转动;
所述箱体54的左端连接有左减速器装置,所述左减速器装置包括左转臂5、左减速器壳体6、左减速器行星轮轴7、左减速器行星轮8、左减速器内齿圈9、长轴10、左减速器太阳轮52,所述长轴10穿设于电机转子11内,且长轴10相对于电机转子11可转动;所述左减速器太阳轮52连接于长轴10的左端上;所述左减速器壳体6连接于箱体54的左端;所述左转臂5通过左减速器行星轮轴7连接于箱体54内;所述左减速器行星轮8连接于左减速器行星轮轴7上,且与左减速器太阳轮52相啮合;所述左减速器内齿圈9连接于左减速器壳体6的内壁,且与左减速器行星轮8相啮合;
所述箱体54的右端连接有二档变速箱装置,所述二档变速箱装置包括二档变速箱箱体55、太阳轮轴51、二档箱前端盖13、二档箱后端盖30、二档箱转臂46,所述太阳轮轴51穿设于长轴10的右侧,且太阳轮轴51与电机转子11相啮合;所述太阳轮轴51的右侧从左至右啮合有左二档箱太阳轮50和右二档箱太阳轮49,所述二档箱转臂46通过行星轮轴24连接于二档变速箱箱体55内;所述行星轮轴24上连接有行星轮21和合成行星轮22;所述行星轮21与左二档箱太阳轮50相啮合,合成行星轮22与右二档箱太阳轮49相啮合;所述行星轮21上连接有前内齿圈19,所述前内齿圈19上连接有若干前摩擦片47;所述合成行星轮22上连接有后内齿圈26,所述后内齿圈26上连接有若干后摩擦片45;所述二档变速箱箱体55内设有若干前制动钢片48和若干后制动钢片44;所述若干前制动钢片48两两相邻之间设有前分离弹簧20;所述相邻的两前制动钢片48之间设有一前摩擦片47;所述若干后制动钢片44两两相邻之间设有后分离弹簧23;所述相邻的两后制动钢片44之间设有一后摩擦片45;所述二档箱前端盖13和二档箱后端盖30分别连接于二档变速箱箱体55的左右两端;所述二档箱前端盖13上通过前压环14连接有气囊式密封圈15,所述气囊式密封圈15的右侧壁连接有前推盘16,所述前推盘16位于若干前制动钢片48的左侧;所述前推盘16和若干前制动钢片48之间设有前复位弹簧17,所述二档箱后端盖30上通过后压环29连接有后气囊式密封圈28,所述后气囊式密封圈28的左侧壁连接有后推盘27,所述后推盘27位于若干后制动钢片44的右侧;所述后推盘27和若干后制动钢片44之间设有后复位弹簧25,所述二档箱前端盖13和二档箱后端盖30上分别设有前入气口和后入气口;所述前入气口和后入气口分别与气囊式密封圈15和后气囊式密封圈28相连通;
所述轴承式差速器31连接于二档箱后端盖30上,且轴承式差速器31上的左差速轮56与长轴10的右端相啮合;所述轴承式差速器31上的右差速轮57上连接有短轴42;所述二档变速箱箱体55的右端连接有右减速器装置,所述右减速器装置与轴承式差速器31相连接;所述右减速器装置包括右转臂41、右减速器壳体35、右减速器行星轮轴34、右减速器行星轮33、右减速器内齿圈32、右减速器太阳轮40,所述右减速器太阳轮40连接于短轴42的右端上;所述右减速器壳体35连接于二档箱后端盖30的右端;所述右转臂41通过右减速器行星轮轴34连接于右减速器壳体35内;所述右减速器行星轮33连接于右减速器行星轮轴34上,且与右减速器太阳轮40相啮合;所述右减速器内齿圈32连接于右减速器壳体35的内壁,且与右减速器行星轮33相啮合。
所述前摩擦片47和后摩擦片4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连接有一层碳纤维纸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