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5694.8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强弘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市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缸盖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加发动机缸盖罩与缸盖之间密封性能的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的缸盖和缸盖罩之间会设置密封垫,目的是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以防止缸盖和缸盖罩内的润滑用的机油发生泄漏。目前,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多采用平面密封方式,也就是说发动机缸盖密封垫与缸盖相接触面为平面接触,发动机缸盖密封垫与缸盖罩相接触面也为平面接触,密封性能完全靠缸盖罩与缸盖的压紧强度来控制。总所周知,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较大强度的震动,日积月累,缸盖罩与缸盖之间压紧强度会越来越弱,言外之意,就是说密封性能会越来越差,同时,采用平面接触方式密封,不只要有其中某一个地方漏油,油液就好跑到密封垫临近的其他地方,同时平面接触,没有任何阻挡油液会向外涌出。以上是目前缸盖罩密封垫存在的两个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增强缸盖与缸盖罩之间的密封性,即使有部分漏油,也可以防止油液向临近扩散和向外涌出的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包括与缸盖形状相配的金属骨架,金属骨架上设有便于紧固件穿过的通孔,金属骨架内边缘硫化有首尾相接的封闭环状的橡胶垫,橡胶垫正反两面上设有多条凸筋,同一面的相邻凸筋之间经阻挡条相连,相邻阻挡条之间形成吸油腔;在金属骨架各个角处的橡胶垫上设有纵横交错阻挡条形成的网状吸油腔。
所述凸筋纵截面呈拱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金属骨架内边沿硫化有橡胶垫,采用金属骨架与缸盖和缸盖罩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可靠性;橡胶垫上设有凸筋,凸筋的设计,当缸盖和缸盖罩在紧固件锁紧后,凸筋被压缩,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并且凸筋具有弹性,即使缸盖和缸盖罩在以后的使用中发生微小的松动,凸筋在弹力作用下稍微复位,来填补松动的间隙,依旧能够保证密封性;另外,凸筋之间设有阻挡条,形成的吸油腔,即使发动机内部分油液渗漏到密封垫处,也会进入吸油腔内,不会渗透到密封垫其他部位去,储存在吸油腔内,也不至于漏到发动机外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B示意图。
图中:
1、金属骨架;1.1、通孔;
2、橡胶垫;
3、凸筋;
4、阻挡条;
5、吸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包括与缸盖形状相配的金属骨架1,金属骨架1上设有便于紧固件穿过的通孔1.1,金属骨架1内边缘硫化有首尾相接的封闭环状的橡胶垫2,橡胶垫2正反两面上设有多条凸筋3,同一面的相邻凸筋3之间经阻挡条4相连,相邻阻挡条4之间形成吸油腔5;在金属骨架1各个角处的橡胶垫2上设有纵横交错阻挡条4形成的吸油腔5。
所述凸筋3纵截面呈拱形状。拱形状的设计,当缸盖与缸盖罩经紧固件锁紧时,凸筋3最尖端被压缩,向两侧变形,最终形成一个纵截面呈四方形,增加了与缸盖与缸盖罩内壁的接触面积。当缸盖与缸盖罩之间发生松动,拱形状的凸筋3在弹性作用下复位,密闭缸盖与缸盖罩之间的松动间隙,确保密封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缸盖罩密封垫,金属骨架1内边沿硫化有橡胶垫2,采用金属骨架1与缸盖和缸盖罩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可靠性;橡胶垫2上设有凸筋3,凸筋3的设计,当缸盖和缸盖罩在紧固件锁紧后,凸筋3被压缩,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并且凸筋3具有弹性,即使缸盖和缸盖罩在以后的使用中发生微小的松动,凸筋3在弹力作用下稍微复位,来填补松动的间隙,依旧能够保证密封性;另外,凸筋3之间设有阻挡条4,形成的吸油腔5,即使发动机内部分油液渗漏到密封垫处,也会进入吸油腔5内,不会渗透到密封垫其他部位去,储存在吸油腔内,也不至于漏到发动机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强弘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强弘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5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