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修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75491.9 | 申请日: | 2014-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千千;郝雨;陈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官千千;郝雨;陈赟;王成峰 |
| 主分类号: | A45D44/00 | 分类号: | A45D44/00;B26B19/04;B26B19/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修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修眉器。
背景技术
修眉器是一种用来修整眉型的化妆工具,它分为电动和手动的两种。其利用刀片贴合眉骨将多余的眉头给修掉,只留下理想的眉型,但是,不管手动还是电动,两者对于眉型的塑造不好掌控,经验不足的人很难把控修眉的技巧,容易将眉毛弄乱,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割伤情况,带来一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修眉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修眉器,它包括塑性轨道、刀片装置和眉型模具,刀片装置配套设置在塑性轨道上,其中,
塑性轨道设有贯穿的眉型空腔,塑性轨道开有键槽,键槽内部设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连接着刀片装置,控制刀片装置沿着键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塑型模具能够将塑型轨道塑造成不同样式的眉型空腔,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刀片装置能够沿着塑造好的眉型空腔边缘移动,从而修剪出理想的眉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塑性轨道由柔性材料制成,其具有可塑性,能够根据眉型模具塑造成不同的空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和线绳,正反转电机设置在塑性轨道键槽内部;线绳环绕键槽一圈,且线绳两端缠绕在正反转电机的转轴上,线绳连接着刀片装置,由此,在正反转电机带动线绳移动时,刀片装置能够随着线绳沿着键槽移动,从而修剪眉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塑型轨道设有两个,两者之间通过开关装置连接在一起,开关装置上设有两个按钮,且两个按钮通过导线连接着塑型轨道中的正反转电机,控制正反转电机正转和反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刀片装置由卡板和刀片板构成,卡板和刀片板之间形成一个套在塑型轨道上的卡槽,由此,卡板卡在键槽中,并连接着线绳;刀片板贴合在塑性轨道的内表面,在卡板被线绳拉动时,会促使刀片板沿着塑型轨道的内表面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型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塑型轨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刀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塑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松紧绷带、2-塑型轨道、3-开关装置、4-按钮、5-刀片装置、6-松紧绷带、7-键槽、8-正反转电机、9-线绳、51-卡板、52-刀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修眉器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修眉器,它包括塑性轨道(2)、刀片装置(5)和眉型模具(10),刀片装置(5)配套设置在塑性轨道(2)上,塑性轨道(2)设有贯穿的眉型空腔,塑性轨道(2)开有键槽(7),键槽(7)内部设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连接着刀片装置(5),控制刀片装置(5)沿着键槽(7)移动。
如图1所示,两个塑型轨道配套设有松紧绷带(1)和松紧绷带(6),两者连接在一起,起到将塑型轨道(2)与眉骨贴合的作用。
如图3所示,传动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8)和线绳(9),正反转电机(8)固定在塑性轨道(2)的键槽(7)内部;线绳(9)环绕键槽(7)一圈,且线绳(9)两端缠绕在正反转电机(8)的转轴上,线绳(9)连接着刀片装置(5),由此,在正反转电机(8)带动线绳(9)移动时,刀片装置(5)能够随着线绳(9)沿着键槽(7)移动,从而修剪眉型。
如图4所示,刀片装置(5)由卡板(51)和刀片板(52)构成,卡板(51)和刀片板(52)之间形成一个套在塑型轨道上的卡槽,由此,卡板(51)卡在键槽(7)中,并连接着线绳(9);刀片板(52)贴合在塑性轨道(2)的内表面,在卡板(51)被线绳(9)拉动时,会促使刀片板(52)沿着塑型轨道(2)的内表面移动。
如图4所示,刀片板(52)上固定有倾斜的卡齿刀片,用来修剪眉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刀片也可以为市场上的电动刀片。、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配套有多种塑型模具(10),图中仅为示意图,其拥有不同的样式,能够塑造不同的塑型空腔,便于刀片装置修剪眉型。
本实用新型为了确保正常的修剪眉型,眉型的上、下端分为两次修剪,用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选择合适的塑型模具(10),将其放置在眉型空腔中,对塑型轨道(2)进行挤压变形,促使眉型空腔形成与塑型模具(10)匹配的样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官千千;郝雨;陈赟;王成峰,未经上官千千;郝雨;陈赟;王成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5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