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式红薯粉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5068.9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李先银;罗慧芳;李瑞义;钟先明;唐冬生;陈云峰;陈洁霞;杜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红薯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式红薯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红薯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原料在和料机中和料完成后,由和料机倒入料斗中,再由料斗底部的孔流入熟化机进行加热熟化后制粉。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料斗为前半部分是梯形,后半部分是方形的立体结构。由于原料经过和料后成浆液状态,经过一段时间,浆液会出现部分固体沉淀而粘连在料斗的底部,每次交接班或停机的时候,都需要工人用工具铲动及碾碎料斗底部的沉淀。同时,即使是机器在工作过程中,料斗底部也会形成部分固体沉淀而粘连在料斗的底部。因此,料斗内的浆液在流入熟化机时会出现浓度不均匀的现象,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操作工人手动清理料斗底部沉淀,又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产品质量及产量,而且自动化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自动化程度高的搅拌式红薯粉加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红薯粉加工装置包括和料机、料斗和熟化机,所述和料机与料斗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料斗与熟化机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料斗设置有浆液搅拌装置;所述浆液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搅拌轴、轮毂和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通过轮毂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并置于料斗底部;所述电动机固定于料斗上部,电动机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叶片一边设有刃口。
所述搅拌叶片的下方搅拌轴端部还设置有毛刷。
还包括自动感应开关,所述自动感应开关与所述电动机控制电路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
在料斗上加装的浆液搅拌装置,旋转的叶片和毛刷不断搅拌浆液,不但解决了原料浆液不均匀的问题,也对料斗底的沉淀物起到碾碎和清除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料机与料斗通过管道相连,和料后通过管道自动将料输送到料斗,不需要人工倒料,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搅拌式红薯粉加工装置,包括和料机1、料斗2和熟化机4。和料机1与料斗2通过管道6相连。料斗2与熟化机4通过管道11相连。料斗2设置有浆液搅拌装置。浆液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3、搅拌轴5、轮毂8和两个搅拌叶片7。搅拌叶片至少两个,也可以二个以上。搅拌叶片7通过轮毂8焊接固定连接在搅拌轴5上,并置于料斗2底部,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常规固定连接方式。电动机3固定于料斗2上部,电动机轴与搅拌轴5固定连接。
搅拌叶片7可以在一边设有刃口10。当搅拌轴5转动时,刃口10在旋转过程中对部分固体进行粉碎和研磨。也可以是叶片二边都设有刃口,这样,正反转都能进行粉碎和研磨。
为了增加搅拌效果,在搅拌叶片7的下方搅拌轴5端部还可以设置毛刷9。毛刷9纤维可以为增强树脂或马棕。
还可以设置自动感应开关。自动感应开关与电动机控制电路电连接。这样,当料斗2内浆液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自动感应开关动作驱使电动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5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反应搅拌装置
- 下一篇:便于安装的轻触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