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958.8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9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田;张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森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G02B7/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释电 红外传感器 滤光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封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体移动感应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或简称探测器)是一种利用热释电效应原理制成的非常有潜力的热敏感传感器,它能检测人或某些动物发射的红外线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近年来,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传感器的特性的深入研究,相关的专用集成电路处理技术也迅速增长。目前,已经有很多电子设备生产商根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尤其是被动式红外(Pyroelectric Infrared PIR)传感器的特性设计出了专用的信号处理器,比如HOLTEK HT761X PTPT8Q26XXP WELTREND WT8072 BISS0001 9083,还有近期面市的智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等,可用于各种人体感应设备(如人体感应灯和人体感应报警器等)。
现有技术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片采用硅基材料镀膜技术,红外透过范围在7um -14um之间,硅基材料镀截止膜和增透膜后,其红外透过率在70%左右。在实际使用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前面要安装菲涅尔透镜,通过透镜的分割和聚焦作用,一方面将外来红外辐射会聚在敏感元上,另一方面形成明暗相间的可见区和盲区,得到交变的信号,菲涅尔透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在60-80%之间。被感应对象发出的红外线经过菲涅尔透镜后,强度损失了20-40,经过滤光片后,强度又损失了30%,光学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大大降低了。因此,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固有噪声一定的情况下,其信噪比低,传感器探测距离近,不能满足要求探测距离远的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透过率高、探测距离远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片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片封装结构,包括有形成封闭结构的管座和管帽,该管帽的上表面窗口处贴有滤光片,所述封闭结构内设置有光学敏感元件和固定该光学敏感元件的支撑柱,在光学敏感元件和支撑柱的下方有电子器件和固定电子器件的基板,基板上印刷有使各元器件电气连接的电路,管座内部向下延伸有三根引脚,所述滤光片为红外玻璃/硅基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和高红外透过率平面玻璃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光片为球状红外玻璃/硅基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光片为平面红外玻璃/硅基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运用冷加工工艺或刻蚀工艺,在表面加工出菲涅尔条纹。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座和管帽为密封焊接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学敏感元件为陶瓷型热释电敏感元,该陶瓷型热释电敏感元正反面进行镀膜处理。光学敏感元件所输出的信号电压经滤波、放大、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自动门、感应灯、报警器、空调和玩具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器件包括结型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和信号处理IC。
采用高红外透过率平面玻璃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代替原硅基滤光片,提高了透过率,采用球状红外玻璃/硅基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代替原硅基滤光片/菲涅透镜结构,该滤光片同时起到滤除杂散光和菲涅尔透镜的作用,省去了菲涅尔透镜,提高了透过率;采用平面红外玻璃/硅基镀增透膜和截止膜滤光片,运用冷加工工艺或刻蚀工艺,在表面加工出菲涅尔条纹,代替原硅基滤光片/菲涅透镜结构,该滤光片同时起到滤除杂散光和菲涅尔透镜的作用,省去了菲涅尔透镜,提高了透过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现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相比,在相同的红外入射辐射照射下,该传感器可在不影响产品其它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更大的输出电压信号,增大了信噪比,大大增加了探测距离。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为管座,2为基板,3为电子器件,4为支撑柱,5为光学敏感元件,6为管帽,7为滤光片,8为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森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森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