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778.X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治;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3 | 分类号: | C03B3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化玻璃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钢化玻璃弯曲成型设备分为硬轴成型和软轴成型,其中,软轴成型设备利用软轴辊道对玻璃进行输送和弯曲成型,辊道中的每根软轴上沿轴向穿套有多个辊轮,辊轮外径大于软轴外径,直接与玻璃接触。弯曲变弧时,软轴上各点的曲率难以控制,多是依靠重力自然弯曲,玻璃弧度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该辊道设置有支撑梁,将软轴铰接在支撑梁上,通过控制支撑梁的位置高度对软轴的弯曲弧度进行控制,进而达到对玻璃弯曲弧度的精确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辊道中的每根软轴上沿轴向穿套有多个辊轮,所述辊轮的外径大于所述软轴的外径,软轴下方与软轴垂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变弧机构上,软轴通过铰链支撑在所述支撑梁上并可相对支撑梁转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梁上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安装有轴线与所述软轴轴线相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可绕其轴线转动,转轴上设置有垂直于其轴线的通孔,所述软轴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可在通孔中轴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转轴沿轴线分为上转轴部和下转轴部,所述上转轴部和所述下转轴部分体制成。
实用新型软轴成型辊道提高了玻璃弯曲变形的连续性,尤其是在支撑梁两端高度不一致的时候,能够自然形成渐变式的变弧。将转轴上下分体制成,便于安装和拆卸,支撑梁与软轴铰接的方式能够避免在弯曲成型时,支撑梁与软轴的连接处产生扭力。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梁变弧时能够依靠其自身重量保持铅垂向下,简化了支撑梁与变弧机构的链接,改善了支撑梁的受力状况。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软轴成型时,弯曲弧度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升了生产精度,提升了钢化玻璃的成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的示意图;
图2为在弯曲成型时本实用新型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编号2软轴与编号1支撑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编号6轴座的剖面视图;
图5为变弧时支撑面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期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果、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
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有若干根软轴2,软轴2沿玻璃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玻璃输送方向为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软轴2上穿套有多个辊轮3,辊轮3的外径大于软轴2的外径,由辊轮3直接与玻璃表面接触,软轴2下方与软轴2垂直设置若干根支撑梁1,软轴2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梁1上。支撑梁1的两端安装在变弧机构4上,变弧机构4的具体形式在申请人早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20461900.2的中国专利中已经公开,可以参考这篇专利中的“变弧机构”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弯曲成型时,变弧机构4将支撑梁1提升至不同的高度,从而控制软轴2的弯曲弧度。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软轴2弯曲时,由于软轴2与支撑梁1之间铰接,所以,软轴2可相对支撑梁1转动,支撑梁1则依靠其自重保持铅垂状态,避免支撑梁1与软轴2的连接处产生扭力。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支撑梁1上安装有轴座6,轴座6上安装有轴线与软轴2的轴线相垂直的转轴5,转轴5可绕其轴线转动,转轴5中部设置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7,软轴2穿设在通孔7中,并可在通孔7中轴线移动。由于软轴2可相对转轴5移动,这样,工作过程中,软轴2沿通孔7移动,以适应变弧需要,避免软轴2与转轴5之间出现不必要的受力。
为了转轴5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将转轴5沿轴线分为上转轴部51和下转轴部52,上转轴部51和下转轴部52分体制成。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变弧机构只是给出了一种具体形式,凡是可以时支撑梁1位于不同高度的变弧机构均可。而且,图3和图4只是给出了一种具体的铰接形式,本实用新型也不排除其他常用的铰接形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软轴成型辊道的运行方式。
在说明之前,出于便于叙述的考虑,将本实用新型的软轴成型辊道沿玻璃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定义为A端和B端,弯曲成型时,位于支撑梁两端的变弧机构同时动作可以由辊轮形成断面为“U”型的支撑面,这在生产大多数钢化玻璃成型时较为常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筷子穿行上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桥梁上的水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