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逆变柜数字化测温采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666.4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东;全凤岐;白挺玮;张志毅;薛思萌;宇宁;黄川;关士深;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7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逆变柜 数字化 测温 采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温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柜数字化测温采集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柜内大多测温技术是基于测温元件通过AD采样的方法,由于传统测温元件,比如热敏电阻,其材料价格高、不线性、需要复杂的测量模拟及补偿电路,而且数据处理复杂;多点测温时,接线多容易乱,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电力元器电磁干扰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不够,甚至造成误测,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接线简单的光伏逆变柜数字化测温采集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控芯片、发送光耦、接收光耦、保护电路、限流电路、测温元件,其结构要点主控芯片输出端口与发送光耦输入端口相连,主控芯片输入端口与接收光耦输出端口相连,发送光耦输出端口与接收光耦输入端口相连并依次通过保护电路、限流电路与测温元件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控芯片采用DSP或CPLD。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发送光耦和接收光耦均采用HCPL0600芯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电路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温元件采用DS18B20芯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DSP或CPLD的IO1端口与发送光耦HCPL0600芯片U1的3脚相连,U1的2脚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接3.3V,U1的8脚接5VA,U1的5脚接地。
所述DSP或CPLD的IO2端口分别与接收光耦HCPL0600芯片U2的6脚、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3.3V、U2的8脚相连,U2的5脚接地,U2的2脚通过电阻R3接5VA,U2的3脚分别与U1的6脚、电阻R4一端、TVS的1脚、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5VA、DS18B20电源端相连,TVS的2脚接地,电阻R5另一端与DS18B20信号输出端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阻R1为1K欧,电阻R2为5.1K欧,电阻R3为2K欧,电阻R4为5.1K欧,电阻R5为100欧。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5VA端与BO505芯片输出端相连,BO505芯片输入端与供电5V端相连。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DSP或CPLD的IO3端口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DSP或CPLD的IO4~IO15通过8BIT总线与液晶显示器相连,DSP或CPLD的IO_TX、IO_RX端口通过485/232/CAN总线与后台上位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芯片、发送光耦、接收光耦、保护电路、限流电路、测温元件的配合使用,不使用测量模拟及补偿电路,数据处理简单,接线简单,不易受电力元器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控芯片、发送光耦、接收光耦、保护电路、限流电路、测温元件,其结构要点主控芯片输出端口与发送光耦输入端口相连,主控芯片输入端口与接收光耦输出端口相连,发送光耦输出端口与接收光耦输入端口相连并依次通过保护电路、限流电路与测温元件相连。
所述主控芯片采用DSP或CPLD。
所述发送光耦和接收光耦均采用HCPL0600芯片。
所述保护电路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所述测温元件采用DS18B20芯片。
所述DSP或CPLD的IO1端口与发送光耦HCPL0600芯片U1的3脚相连,U1的2脚与电阻R1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接3.3V,U1的8脚接5VA,U1的5脚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附着力工业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铝浆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