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463.5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胡建龙;王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3 | 分类号: | H01R13/633;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用于存储数据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于2005年3月30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3143465.7,名称为电子卡连接器的一种现有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退卡机构,该绝缘本体具有底壁、侧壁及围设而成的插接空间,退卡机构安置在绝缘本体的侧壁上,该退卡机构具有滑动件、导杆及夹持在滑动件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弹性件,该滑动件呈L型,包括具有心形槽以供导杆滑动的倒滑部及供电子卡顶推的顶推部,导杆一端收容在滑动件的心形槽内,另一端卡扣在绝缘本体上。
在电子卡插入时,会顶推滑动件的顶推部,使电子与滑动件一起朝插接空间内移动,同时,导杆会沿滑动件的心形槽移动,在导杆移动到心形槽的凹陷心部时,此时电子卡被锁扣在插接空间内;当继续顶推电子卡时,导杆将沿心形槽的另一侧移动,并且越过心形槽的最顶端,此时,通过弹性件将电子卡顶出插接空间外,实现退出电子卡动作。
但是,由于滑动件呈L型,增加了电子卡的插接空间,不利于小型化发展,同时需要另外设计一导杆了实现导滑工作,也增加了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卡连接器以改善先前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卡连接器,用以插接电子卡,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遮覆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侧壁及与其相连的底壁,导电端子安置在底壁上,该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构成有供电子卡插接的插接空间,侧壁具有与插接空间相通的凹槽;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安装在侧壁的凹槽内的退卡机构,该退卡机构具有呈圆柱型的滑块及抵压滑块的弹性件,该滑块一端具有朝外凸伸的多个导块及邻近另一端凸伸的圆柱型突起,该突起具有面导块的倾斜面;上述侧壁具有与凹槽相通的收容槽、凸伸入收容槽内的多个导引部及位于导引部之间且可收容导块的狭槽,每一导引部具有凹凸不同的一对导引面,在电子卡顶推滑块的突起倾斜面时,滑块的导块在狭槽内移动,并转动到导引面上,此时电子卡位于锁扣位置,在电子卡继续顶推滑块,导块沿导引面上继续移动,直到滑块转动且导块对应狭槽位置,并收容在狭槽内,此时,可通过弹性件顶推滑块将电子卡退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一对导引面之间具有落差层,分别称为第一导引面及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及第二导引面分别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以收容槽的顺时针方向来看,在前为第一导引面,在后的为第二导引面,且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的弧长不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侧壁上的收容槽为弧面构造,以便滑块的圆柱型突起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滑块的导引块为四个,且平均分配到滑块的圆周面上,对应侧壁的狭槽也为四个,在退出电子卡位置时可分别收容四个导引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下一对导引块呈非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底壁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与上述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该卡连接器还具有位于该侧壁上的一对侦测端子,其中一侦测端子具有朝插接空间凸伸的弹性部,可与电子卡相互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通过圆柱型的滑块实现退卡机构,相对现有卡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无需占用连接器的更多内部空间,且结构简单,也可降低了卡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完全爆炸分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A-A线的部分剖切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滑块与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前视图;
图7展现了与图2类似视图,且电子卡位于第一状态的视图;
图8与图7类似,展现了电子卡朝内移动的第二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可插接电子卡的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侦测端子3、遮覆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4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