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种塑料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258.9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应国华;吕明亮;薛振文;李伶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塑料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制备的容器。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为人们所喜欢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近年来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有很大发展,多种野生食用菌都得以人工培养获得营养价值与野生食用菌相同的人工培养食用菌。以香菇、黑木耳等采用袋栽的食用菌培养通常是选用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等植物性细原料,经拌入相应的辅料制成培养料,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筒袋中,然后再进行灭菌、接菌、菌丝培养再出菇。对于菌棒式袋栽培养的接种,先打孔,接入菌种有木屑菌种、塑料模菌种,继续生长,直至采收。
现有的菌种制作是木屑等细小颗粒料拌入相应的辅料直接装入,也有少量的将木屑等细小颗粒料拌入相应的辅料与一定形状的塑料模混合后装入塑料袋,套上颈圈无棉盖体或塞棉塞,或者装入瓶中,塞上棉塞,灭菌接入原种培养成生产用菌种。
现有的菌种塑料模都为子弹头状,先端部分非常尖锐,其使用方法是,在菌棒接种过程中,用手直接将子弹头状塑料模菌种压入菌棒。这种子弹头状的塑料模菌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于用手直接将子弹头状塑料模菌种压入菌棒,因此其尖端是尖锐的,在用塑料袋制作塑料模菌种时,容易刺破菌袋;二是由于菌种塑料模直接压入菌棒的培养料中,为减少对菌种菌丝的损伤,其尖端部分多为封闭或实心,同样的体积,导致塑料模菌种与培养料接触的面减少,尤其是塑料模菌种尖头部分因没有菌种或封闭导致菌丝向下发菌点缺失,减慢了发菌速度;三是尖头部分在装袋和瓶的过程中,增加了架空,减少了塑料模的装入量,即浪费了空间。四是用手直接将子弹头状塑料模菌种压入菌棒,很费力,且容易导致塑料膜菌种的塑料模压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损伤菌种,发菌快,同时用塑料袋制作塑料模菌种时,不会刺破菌袋的一种菌种塑料模。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菌种塑料模,包括圆柱状的主体和用于插入菌棒的尖头部分,主体顶端设有外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尖头部分设有中空的储存腔,用于储存菌种,且外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尖头部分呈圆台状或圆弧状。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壁上的通孔为条状,其两侧为长条状的立柱。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呈圆台状的尖头部分最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形。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呈圆台状的尖头部分其侧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圆弧状的尖头部分其通孔与主体外壁上的通孔连通,呈长条状,通孔两侧为长条状的立柱,所述立柱一端与外沿相接,另一端在尖头部分的最前端相互连接。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尖头部分呈圆弧状的菌种塑料模其尖头部分的通孔与主体部分的通孔连通,呈长条状,通孔两侧为长条状的立柱,所述立柱在尖头部分的最前端相接。
所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数量为3-7条。
上述的一种菌种塑料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一是其主体和尖头部分均设有通孔,解决了现有的菌种塑料模其尖头部分因没有菌种或封闭导致菌丝向下发菌点缺失的技术问题,大大加快了发菌速度;二是所设计的尖头部分为圆台状或圆弧状,而非尖锐的尖端,因此在用塑料袋制作塑料膜菌种时,不会刺破菌袋,同时,因尖头圆滑从而减少了架空,提高了每袋装的塑料模数量。三是本设计简单实用,接种时通过配备菌棒打孔器先在菌棒上打好接种孔,然后塞入塑料模菌种,不会对菌种造成损伤,方便快捷,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尖头部分为圆台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尖头部分为圆弧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其中:1-主体;2-尖头部分;3-外沿;4-通孔;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发光字灯箱
- 下一篇:可更换导光块的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