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裸眼井用可过缆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248.5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中;赵仲浩;沈琼;邹明华;王瑶;葛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井用可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完井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裸眼井用可过缆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水平井完井作业中,完井管柱由于自重作用导致在下入过程中紧贴井壁,为了使管柱居中,减小其摩擦力,提高管柱的下入性,通常使用套管扶正器。然而,随着水平井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井下控制与数据采集,完井管柱配有各种下井线缆,同时由于裸眼井井壁不规则,扶正器需具备在管柱遇阻遇卡时通过旋转解阻解卡的旋转功能。现有套管或油管扶正器可以实现旋转功能,但均无法实现线缆整体穿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裸眼井用可过缆扶正器,该扶正器在实现套管居中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线缆整体无损穿越问题,并且能够自行解阻解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裸眼井用可过缆扶正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的接箍、套管短节和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有过缆通道,所述过缆通道与所述本体的轴线平行,在所述本体外圆上设有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扶正体。
所述扶正体的上端设有上锁环,所述扶正体的下端设有下锁环,所述上锁环和所述下锁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本体连接。
所述本体的下端部为锥状结构,所述锥状结构的锥角为15~45°。
所述扶正体由对称的两瓣结构形成,所述两瓣结构为两个对称件,两个所述对称件通过所述上锁环和所述下锁环对其进行轴向定位,在所述对称件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状过流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本体上加工过缆通道的结构,能够使液控管线或其他线缆整体穿越,进而实现井下控制与数据采集;此外扶正体非固定安装,在井壁不规则时可自行旋转通过,能够提高管柱在水平井段的可下入性和通过能力,同时通过采用在扶正体上设置螺旋状过流槽的结构,能够提高扶正体在不规则裸眼井段的旋转能力;通过采用在本体的下端部设置锥状结构,能够提高扶正器的下入性能。因扶正体采用对称两瓣结构,使得扶正器现场安装容易,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正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正体对称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箍;2、套管短节;3、上锁环;4、扶正体;5、本体;6、下锁环;A、线缆;B1、B2、对称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5,一种裸眼井用可过缆扶正器,包括接箍1、套管短节2、上锁环3、扶正体4、本体5和下锁环6,接箍1、套管短节2和本体5从上至下依次采用螺纹连接,本体5分别与上锁环3和下锁环6螺纹连接,扶正体4套装在本体5上,上下端部凸缘与上锁环3和下锁环6配合定位,使扶正体4轴向固定在本体5上。在径向上扶正体4与本体5、上锁环3和下锁环6间隙配合,因此,扶正体4可绕本体5自由转动,以顺利通过不规则的裸眼井段,提高了管柱的可下入性。在所述本体5上沿与其轴向平行的方向加工有过缆通道,可以容纳液控管线或其它线缆A,所述本体5的下端部为锥状结构,该锥状结构的锥角为15~45°,通过采用大斜度锥角能够提高工具的可下入性。如图4所示,所述扶正体4采用两瓣结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对称件B1、B2组成,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组装使用,对称件B1、B2通过上锁环3和下锁环6对其进行轴向定位。如图5所示,在对称件B1和B2上加工有螺旋状过流槽,一方面提供泥沙及杂质的过流通道,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扶正体在不规则裸眼井段的旋转能力。此外,对称件B1和B2为非金属耐磨材质,在管柱下入过程中遇阻遇卡时可以强制拔出。
在实际应用中,管柱下入前在钻台进行扶正器的组装,首先将穿越线缆A压入本体5的过缆通道内,其后由下至上依次装入下锁环6、扶正体4和上锁环3。在安装上锁环3时控制螺纹拧入深度,保证扶正体4两端分别与上锁环3和下锁环6留有一定间隙,手动旋转扶正体4转动不受限制。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气泡回旋型液体灌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胶囊抛光分装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