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的封口加固连接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136.X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善华 |
主分类号: | A45C13/36 | 分类号: | A45C13/36;A45C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封口 加固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硬壳体行李箱的封口加固连接框。
背景技术
时下流行ABS、PC等硬壳体行李箱,硬壳体行李箱的箱盖和箱体的边缘有两种连接包裹方式,一种是软胶带和面料连接包裹,另一种是用铝合金框连接加固包裹。用软胶带和面料连接包裹的硬壳体行李箱,由于软胶带和面料的柔软特性,在用拉链将箱盖和箱体拉合时,箱盖不稳定,容易左右摆动错位,故不好拉拉链,而且箱盖的错位摆动导致拉链掉开,从而影响使用质量;而用铝合金框连接加固包裹的行李箱,虽然可使得箱体、箱盖得到稳定,但由于铝合金框的成型需要电镀和氧化,故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而且生产工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的封口加固连接框,不仅可使箱盖稳定,而且工艺简单,低碳节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的封口加固连接框,包括上框和下框,所述上框设有卡持行李箱的箱盖边缘的上卡槽,所述上框下端设有上密封面,所述下框设有用于卡持行李箱的箱体边缘的下卡槽,所述下框上端设有与上密封面密封对合的下密封面,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均由塑料注塑制成。
较佳地,所述上框包括位于所述箱盖内壁的上加固片和位于所述箱盖外壁的上延伸片以及上对合部,所述上加固片与所述上延伸片连接并形成所述上卡槽,所述上对合部的表面为所述上密封面;所述下框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壁的下加固片和位于所述箱体外壁的下延伸片以及下对合部,所述下加固片与所述下延伸片连接并形成所述下卡槽,所述下对合部的表面为所述下密封面。
较佳地,所述上延伸片和所述下延伸片的外表面设有图案。
较佳地,所述上加固片上设有至少一条上凹陷槽,所述下加固片上设有至少一条下凹陷槽。
较佳地,所述上对合部为凹槽或凸块,相应地,所述下对合部为凸块或凹槽。
较佳地,所述上对合部和所述下对合部均为锯齿,所述上对合部和所述下对合部错位密封对合。
较佳地,所述上对合部和所述下对合部为错位密封对合的L型凸块。
较佳地,所述上加固片和下加固片的长度均为0.1-20cm,所述上延伸片和下延伸片的长度均为0.1-10cm,所述上加固片和下加固片的厚度均为0.2-2cm,所述上延伸片和下延伸片的厚度均为0.05-1cm,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的间距均为0.2-1.5cm。
较佳地,所述上框和下框的其中一侧通过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封口加固连接框利用塑料注塑制成的上框和下框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软胶带和面料和铝合金,从而不仅可使得箱体和箱盖连接更加稳定,使得箱盖和箱体更自然的开启和关闭,提高了使用质量,而且工艺简单,低碳节能,减少了污染,还降低了成本;上框和下框通过密封对合的方式代替拉链使箱盖和箱体闭合,从而可使得开箱和关箱操作更加简单快捷,还能更有效的防水。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李箱中使用加固连接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加固连接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加固连接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加固连接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善华,未经陈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