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用验光仪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109.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锐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验光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配件,尤其是一种眼科用验光仪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眼科的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验光仪对患者的屈光度进行检查。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验光仪在售,例如北京科亿明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拓普康RM-8900电脑验光仪。现有的验光仪普遍存在运动稳定性差,精度低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397447U和CN202131057U分别公开验光仪的水平运动机构和竖直运动机构,提高了验光仪的运动稳定性和精确度。但是,由于现有的验光仪都是通过伺服电机和光栅尺组成的闭环系统进行定位,在定位完成前会存在一个短暂的“振荡时段”,然后才最终定位静止。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机构所产生的“振荡时段”相互叠加,会出现振荡放大的问题,这也是影响验光仪运动稳定性和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技术还未能对此实现实质性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科用验光仪运动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结构的“振荡时段”和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运动机构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眼科用验光仪运动机构,包括水平轨道和竖直轨道,水平轨道和竖直轨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连接有伺服电机,水平轨道和竖直轨道一侧分别设置有光栅尺,竖直轨道固定在水平轨道内的滑块上,所述滑块内设置有液压腔,液压腔内充有液压油,液压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连接有推杆,伺服电机连接至推杆,液压腔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缓冲腔之间设置有弹簧,液压腔与缓冲腔之间设置有节流阀,滑块外侧设置有橡胶阻尼块,橡胶阻尼块连接有连杆,连杆铰接于滑块上,连杆的末端位于滑块内部,推杆上设置有椭球形突起,连杆的末端与椭球形突起相接触。
作为优选,竖直轨道内侧设置有与倾斜向上的齿形橡胶层。
作为优选,滑块背面设置有气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滑块的基础上设置液压腔,伺服电机通过推杆带动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挤压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节流阀流入缓冲腔,液压油的压力施加在液压腔上,实现整个滑块的移动。在此过程中,推杆和滑块产生了相对移动,使得椭球形突起降低了对连杆的挤压力,橡胶阻尼块与轨道外侧的摩擦力减小,便于滑块的移动。随着滑块移动到位,速度降低,推杆上的推拽力降低,液压油在弹簧的挤压下通过节流阀流回液压腔。推杆和滑块的相对位移消失,椭球形突起的最高部分重新对连杆进行挤压,橡胶阻尼块与轨道外侧的摩擦力增大。增加的摩擦力可以实现滑块与轨道的固定,有效减小“振荡时段”的长度和幅度。相比起传统的刚性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液压和弹簧的加压,可以实现渐进式的固定。由于刚性固定装置在固定时会对滑块产生新的位移,这种位移会导致“振荡时段”的反复和时间的延长。所以,渐进式的固定可以避免刚性固定对滑块位置的冲击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渐进式的固定结构还可以解决两个滑块的“振荡时段”的相互干扰,对外界传递过来的振动干扰进行主动缓冲和吸收。处于竖直轨道内的滑块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产生一个向下的运动趋势,这种趋势会加大竖直轨道中滑块的“振荡时段”,通过设置齿形橡胶层,可以实现对滑块的托举支持作用,避免重力对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气囊一方面实现滑块与轨道保持过盈配合,更重要的是,气囊可以抑制整个运动机构的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水平轨道;2、竖直轨道;3、滑块;4、伺服电机;5、光栅尺;6、液压腔;7、第一活塞;8、推杆;9、缓冲腔;10、第二活塞;11、弹簧;12、节流阀;13、橡胶阻尼块;14、连杆;15、椭球形突起;16、齿形橡胶层;17、气囊;18、直角固定块;1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帖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锐,未经杨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空间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科检查用升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