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场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828.2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波;陈德权;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H04W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近场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场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是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互联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演变而来的新技术,其为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非接触式读卡器、非接触式智能卡和点对点的功能,运行在13.56MHz的频率范围内,能够在大约10cm的范围内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传输速率可以为以下之一:106kbit/s、212kbit/s、424kbit/s。
NFC技术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18092、ISO/IEC21481标准,兼容无线智能卡ISO/IEC14443标准,符合欧洲计算机协会的EMCA-340、352和356标准。NFC技术充分具备了未来近距离无线互连设备所应有的低功率、低价格、兼容性强等特点,是近距离无线互连领域一种极富竞争力的技术。
相关技术中,NFC技术在门禁、公交、移动终端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些NFC设备不具备设备之间的相互认证,存在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问题。虽然近几年NFC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广泛应用,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解决相互认证以及数据的安全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移动终端都具备NFC功能。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的NFC设备不具备在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存在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讯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NFC设备不具备在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存在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场通讯装置包括:接口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从移动终端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和/或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对第一通信数据和/或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安全认证以及安全性保护;微控模块,与接口模块和安全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接口模块和安全模块进行控制;近场通讯(NFC)模块,与微控模块相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近场通讯。
优选地,接口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用串行总线(USB)、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蓝牙(Bluetooth)。
优选地,微控模块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单元,用于识别接口模块的通信模式;数据处理单元,与通信接口处理单元相连接,用于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并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解密以及容错处理,和/或,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并对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控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接,用于对接口模块所采用的数据通信方式进行控制。
优选地,微控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存储装置的配置参数和/或移动终端的性能参数。
优选地,安全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安全芯片,其中,安全芯片中携带有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其中,在接触式IC卡中设置有微处理器;非接触式IC卡,其中,非接触式IC卡包括:IC芯片和感应天线。
优选地,IC芯片为符合ISO/IEC14443协议的基站芯片。
优选地,NFC模块采用的工作模式为以下之一:卡模式、点对点模式、读卡器模式。
优选地,NFC模块采用的通信模式为以下之一:主动模式、被动模式。
优选地,NFC模块包括:NFC天线,其中,NFC天线为近场耦合天线,由绕线、印刷或蚀刻工艺制作的电路线圈与抗干扰能力的铁氧体材料组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接口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从移动终端接收第一通信数据和/或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通信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对第一通信数据和/或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安全认证以及安全性保护;微控模块,与接口模块和安全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接口模块和安全模块进行控制;NFC模块,与微控模块相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近场通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NFC设备不具备在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存在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问题,进而可以使得NFC设备之间的访问更直接、更安全、更清楚,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场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近场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收站卫星天线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格雷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