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顶组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666.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纪益根;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顶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平顶的组焊工装。
背景技术
车厢的车体顶板结构主要由侧顶板、平顶板、横梁、纵梁等吊挂件组成。平顶板与侧顶板均采用搭接焊,易于组装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平顶横梁、纵梁与由侧顶板、平顶板组成的顶板焊接时须压紧,焊接冷却后再卸载压力。以往不锈钢平顶组装通过人工操作用紧固螺栓将横梁、纵梁与顶板压紧,工作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因产品横梁、纵梁较长,人工紧固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人力的平顶组焊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平顶组焊工装,包括组焊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组焊平台上的气动压紧装置,所述气动压紧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组焊平台两侧的竖直支撑架、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架顶部的水平支架、多个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架上的气缸、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气动连杆、与所述气缸连接的开关。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关和气缸之间的气动气压装置;所述开关与气动气压装置连接,所述气动气压装置与气缸连接。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焊平台包括:与所述竖直支撑架接触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台。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架杆;所述气缸固定在两条平行的所述支架杆之间。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连杆朝向所述组焊平台。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连杆与待焊接车顶接触的一端设有接触部。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与待焊接车顶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气动连杆与接触部的接触面积。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压紧装置的数量为2个以上。
前述的平顶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动压紧装置的气缸的数量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气动压紧装置,一次性压紧车体顶板进行焊接,更加方便进行压紧;并且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力资源压力得到缓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1-底板,12-支撑台,121-支撑块;
2-气动压紧装置,21-竖直支撑架,22-水平支架,221-支架杆,23-多个气缸,231-固定板,232-螺钉,24-气动连杆,241-接触部,25-开关,26-气动气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平顶组焊工装,包括:组焊平台、位于组焊平台上的气动压紧装置2;气动压紧装置2包括:竖直支撑架21、水平支架22、多个气缸23、气动连杆24、开关25、气动气压装置26。待焊接的车顶放置在组焊平台上,竖直支撑架21位于组焊平台两侧,水平支架22位于竖直支撑架21顶部并且连接位于组焊平台两侧的竖直支撑架21,气缸23固定在水平支架22上,气动连杆24与气缸23连接,开关25与气缸23连接用于控制气缸23工作。气动气压装置26位于开关25和气缸23之间,开关25与气动气压装置26连接,气动气压装置26与各个气缸23单独连接。气动气压装置26与开关25之间通过一根软管连接,气动气压装置26也是通过多根软管与各个气缸23单独连接。工作时,开关25打开,气体流入气动气压装置26,气动气压装置26将气体推入各个气缸23,使得气缸23带动气动连杆伸缩,对待焊接的车顶进行压紧。组焊平台包括:与竖直支撑架21接触的底板11、位于底板11上的支撑台12。支撑台12由多个支撑块121拼接而成,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支撑块121。
水平支架22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架杆221,两条平行的支架杆221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气缸23固定在两条平行的支架杆221之间,气缸23顶部设有一块固定板231,固定板231与两条支架杆221的顶部通过螺钉232固定连接,进而将气缸23固定在水平支架22上。位于两条平行的支架杆221之间的气缸23受到支架杆221的保护,不易损坏,同时能够固定牢固。气缸23带动气动连杆24伸缩,气动连杆24朝向组焊平台,气动连杆24与放置在组焊平台上的待焊接的车顶接触并压紧待焊接的车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