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尔格轧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596.0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彭长有;苏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斯堪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14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尔格 轧辊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尔格轧辊工装,属于压力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尔格轧管机轧辊(材质ZG60CrNiMo)属于大型合金铸钢轧辊,其孔型为变截面的半圆环槽。如图所示,图1为皮尔辊环槽胎模工装,在皮尔辊环槽毛坯上设有变截面的环槽。将环槽圆截面360°分成36等份,每份10度,每等份环槽的连接圆及夹角都有所变化,连接圆R最小为210mm,最大为445mm,由此可以看出,连接圆R的尺寸变化较大。
对皮尔格轧管槽环的加工工艺方式有如下两种常用的方式:
1.环槽不铸出,由机械加工的方式成型。
2.环槽位置采用冷铁方式铸出。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生产周期及成本均较高,且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因此,针对这种皮尔格轧管机轧辊的加工,需要对环槽的成形设计相应的模具,以满足环槽表面达到轧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性价比高的皮尔格轧辊工装,产品耐磨性及环槽抗断状态明显提高,解决现有环槽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皮尔格轧辊工装,包括浇注系统、冒口箱、上冷型、环槽固定工装、下冷型、皮尔辊毛坯和底座箱,冒口箱设于环槽固定工装的上方,底座箱设于环槽固定工装的下方,环槽固定工装设于上冷型和下冷型之间,环槽固定工装的两侧面上下分别设有公止口和母止口,环槽固定工装通过公止口与上冷型固定,通过母止口与下冷型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环槽固定工装内设有与皮尔格轧辊毛坯对应的皮尔格环槽型腔。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环槽固定工装侧面设有排气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环槽固定工装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安装吊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浇注系统为两个,分别竖向设于环槽固定工装的两侧,且浇注系统与底座箱连接相通。
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浇注系统:由浇口杯、直浇道、内浇口组合而成,钢水从钢包中倒入浇口杯中,流入直浇道,再进入内浇口,最后引入型腔,直到钢水充满冒口箱。
冒口箱:为一个圆筒体,外侧有两把安装吊把的结构。冒口箱内的钢水对整个轧辊的收缩进行补缩,以确保轧辊内部没有缩孔、缩松缺陷。
上冷型:圆形体,安装吊把2个,设下止口定位,对轧辊的上辊身进行激冷,以保证轧辊上辊身表面组织达到要求。
环槽固定工装:固定安装轧辊环槽成形,并确保形状尺寸得到保证。
下冷型:圆形体,安装吊把2个,设上、下止口定位,对轧辊的下辊身进行激冷,以保证轧辊上辊身表面组织达到要求。
底座箱:对轧辊下辊颈进行激冷,确保轧辊下辊颈内部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皮尔格轧辊环槽的成品形状,采取本实用新型皮尔格轧辊工装,可以方便的铸出近似成品的轧辊环状槽型,提高了环槽致密性,避免铸件缺陷,同时,由于一次性加工成型,提高了产品耐磨性及环槽抗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皮尔格辊环槽胎模的示意图。
图2是皮尔辊变截面环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环槽固定工装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冒口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冷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冷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注系统, 2-冒口箱, 3-上冷型, 4-环槽固定工装, 5-下冷型, 6-皮尔辊毛坯, 7-底座箱, 8-皮尔格环槽型腔, 9-二号吊把, 41-公止口, 42-母止口, 44-安装吊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斯堪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乐山斯堪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