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586.7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张伟华;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06 | 分类号: | F01M9/06;F01M9/08;F02F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413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将飞溅润滑和注油润滑相结合的润滑系统,属于气缸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缸工作时要靠压缩空气中的油雾对活塞进行润滑。气缸润滑的主要作用有:
1.减少摩擦损失和防止气缸套及活塞的过渡磨损;
2.带走燃烧残留物和金属磨粒等杂质;
3.帮助密封燃烧室空间;
4.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可防止燃气与金属接触,以免产生腐蚀;
5.减轻噪音。
目前,气缸润滑方式包括飞溅润滑和气缸注油润滑两种方式。
其中,飞溅润滑是指:靠从连杆大端甩出并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滑油来润滑,仅仅适用于中、小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该方式受柴油机转速、结构等影响,润滑效果较差。
气缸注油润滑是指:使用专用的润滑系统及设备,如气缸注油器、注油接头等把专用汽缸油经缸壁上的注油孔喷注到气缸壁表面进行润滑。目前,在十字头式柴油机中均使用此种润滑方式。通过油泵对润滑油进行加压,燃油由机体内各油道传输到汽缸壁润滑点进行润滑,该方式存在油压低、油道结构复杂,油路烦长,油压损失高,润滑不到位,检修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飞溅润滑与高压注油润滑相结合的气缸润滑系统,解决现有气缸润滑采用单独的飞溅润滑存在受柴油机转速、结构等影响,润滑效果较差的不足,单独采用高压注油润滑存在油压低、油道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缸润滑系统,包括气缸的机体、气缸套和活塞,所述气缸润滑包括飞溅润滑和注油润滑,该注油润滑包括分配器、进分配器油管和出分配器油管,进分配器油管与分配器的进口处相连,出分配器油管的一端与分配器的出口处相连,所述气缸套上润滑点的润滑油管路通过进分配器油管与分配器相连,出分配器油管的另一端设于气缸外壁的油槽内。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油槽上设有内孔,润滑油通过该内孔进入气缸内壁布油。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油槽设于气缸套外壁与机体之间,滑油预先分布。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飞溅润滑包括曲轴和油底壳,润滑油通过曲轴转动从油底壳带动滑油飞溅到气缸内壁。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注油润滑的各个气缸套润滑点均由一分配器统一分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气缸润滑系统为单独气缸润滑,机外布管,灵活,易维修;具体来说,具备如下优点:
一、独立润滑:本系统滑油管路与柴油机其他润滑管路分开,单独为气缸壁供油;
二、润滑点由同一动力单元控制:该润滑系统由分配器根据柴油机工作状况统一控制、分配,由此带来如下的优点:
1、保证润滑油压力稳定,不受柴油机转速的影响,弥补了单独采用飞溅润滑效果差的缺陷;
2、保证定时、定量地将润滑油经注油孔供给气缸套进行润滑;
3、润滑油以高压注入,且机体内温度较高,滑油易雾化,保证了油膜的均匀;
4、滑油压力、油量分配按各缸实际运行状况决定,能及时的反馈各缸的运行状况,控制油量压力,以使其达到最优润滑效果;
三、结构灵活,易检修、维护;能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及时避免造成不良润滑而影响柴油机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气缸的机体, 2-气缸套, 3-活塞, 4-分配器, 5-进分配器油管, 6-出分配器油管, 7-气缸套的内孔, 8-气缸套的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