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537.3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刚寿;泽田敦;津岛義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39;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搭载于汽车侧的受电连接器,其为了从外部向电动汽车搭载的蓄电池充电,与外部的供电连接器嵌合。
背景技术
〈受电连接器100和供电连接器200〉
公知一种受电连接器,其为了给电动汽车搭载的蓄电池充电,与外部的供电连接器嵌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320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图6是示出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受电连接器和向该受电连接器供电的外部供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连接器100,与同样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通过线束电连接。
受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底座120;形成于壳体底座120的中央的嵌合部120K;收容于嵌合部120K内的多个连接端子(图6中未显示);非供电时用于覆盖嵌合部120K的盖140;和用于保持盖140覆盖嵌合部120K的状态,而对盖140的端部进行卡止的盖锁160。盖140和盖锁160,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于壳体底座120上。
供电连接器200为配置于供电支架、住户等的外部的装置。
供电支架、住户的电力,通过该供电连接器200和与该供电连接器200嵌合连接的受电连接器100,给蓄电池充电。
供电连接器200具有:供电连接器底座220;形成于供电连接器底座220的前端,与作为对方的受电连接器100的嵌合部120K嵌合的嵌合部220K;收容于嵌合部220K内的多个连接端子(图6中未显示);在嵌合时以及嵌合解除时进行操作的手柄240;和使用时用手握持的握把260。
〈非充电时〉
图7为表示现有产品所涉及的受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7(A)为在受电连接器100的盖140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B)为在盖140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受电连接器100在非充电时,盖140从图6的状态转动,如图7(A)所示覆盖在嵌合部120K的上面,并且,通过盖锁160对盖140的端部进行卡止,使盖140不能简单地被打开,使嵌合部120K防水和防尘。
〈充电时〉
受电连接器100在充电时,解除盖锁160,如图7(B)所示,转动盖140并露出嵌合部120K。
并且,通过使图6的供电连接器200的嵌合部200K与嵌合部120K嵌合,以使分别对应的连接端子彼此连接,使供电支架和住户电源与电动汽车上搭载的蓄电池电连接,从而进行充电。
〈盖锁160〉
此处,对于现有产品的受电连接器100,针对存在冻结问题的盖锁160进行说明。
图8(A)是图7(A)的组件B3所包围的壳体底座120的放大图,描画了去除盖锁160的状态。在壳体底座120,在与嵌合部120K的角部,上下隔开预定间隔的形成有两个矩形的转轴支承壁120C。分别在上方的转轴支承壁120C上形成有贯通转轴J2(图7(A))的贯通孔120J,在下方的转轴支承壁120C上形成有收容转轴J2的收容槽120M。
图8(B)是能够转动的安装在上下的转轴支承壁120C、120C之间的盖锁160的立体图。盖锁160具有:由L字形长方体构成的盖锁基部160B;和从盖锁基部160B的L字形的一侧的端部两端一体形成的、半圆形的两个转轴支承部160C、160C。
〈盖锁基部160B〉
在盖锁基部160B,在L字形长方体的角部的外侧,形成有操作部160S;在L字形的相反位置侧端部的内侧形成有盖卡止部160K。
〈操作部160S〉
操作部160S,当打开盖140时,如果将拇指置于操作160S(参照图9(A)),使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盖锁160会以转轴J2为中心转动,解除盖140的端部140K的卡止,从而能够打开盖140。
〈盖卡止部160K〉
盖卡止部160K,当转动盖140并覆盖到嵌合部120K的上方时,使盖锁160从图9(B)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返回卡止位置,通过与盖140的端部140K卡止,从而阻止盖140被打开。
〈转轴支承部160C〉
在转轴支承部160C,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了转轴J2(图7(B))的贯通孔160J,在边缘部大约隔开90度间隔形成有抵靠部160A和抵接部160T。
〈贯通孔160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多肽膦活性叶面肥
- 下一篇: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