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888.2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魏喜龙;陈曰东;姜广祥;马俊龙;徐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低温 液体 储罐用 复合材料 绝热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为厚壁环形结构,主要由内衬环,结构环和两个表面层组成。其主要功能作用为绝热和提供支承载荷。
支承件主要用于DYW-35Z型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液体贮罐。该液氧罐为内、外双层罐体结构,内罐容纳低温液氧,通过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固定在外罐罐体上。作为低温容器的支承件,一方面要求绝热支承件具备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内容器的低温液体的静载荷以及移动式容器运动时产生的冲击载荷,确保低温容器的安全;另一方面,支承件处在低温与常温之间两端温差很大,要求内支撑结构的热导率低,减少容器通过内支撑结构的漏热损失。
现在国内在DYW-20Z液氧罐上有应用,国外在舰艇上有类似应用,但出于保密原因,无详细资料报道。
DYW-35Z型液氧罐相比DYW-20Z型在重量和尺寸上增加很大,应用DYW-20Z型工艺生产的绝热支承件性能离散很大,可靠性低,生产的多批次复合材料支承的抗高低温冲击性能和抗载荷冲击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在高低温冲击和载荷冲击下结构破坏,存在离散很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
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由内衬环、结构环和两个表面层组成,所述结构环套装粘接在内衬环外侧,两个表面层分别粘帖覆盖在内衬环和结构环上、下表面。
工作原理: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主要用于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液体贮罐,该液氧罐为内、外双层罐体结构,内罐容纳低温液氧,通过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固定在外罐罐体上,作为低温容器的支承件,一方面要求绝热支承件具备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内容器的低温液体的静载荷以及移动式容器运动时产生的冲击载荷,确保低温容器的安全;另一方面,支承件处在低温与常温之间两端温差很大,要求内支撑结构的热导率低,减少容器通过内支撑结构的漏热损失。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的结构环和内衬环选用在高温和低温环境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复合材料,且表面包覆两个表面层,保证能承受-196℃~120℃高低温冲击和最高600T载荷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内衬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是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由内衬环1、结构环2和两个表面层3组成,所述结构环2套装粘接在内衬环1外侧,两个表面层3分别粘帖覆盖在内衬环1和结构环2上、下表面。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的结构环和内衬环选用在高温和低温环境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和冲击韧性的复合材料,且表面包覆两个表面层,保证能承受-196℃~120℃高低温冲击和最高600T载荷冲击。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表面层3为高强玻璃纤维布,利用高强玻璃纤维布将内衬环1与结构环2粘帖覆盖成一体,完成内衬环1与结构环2一体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主要应用于DYW-35Z型液氧罐,是SE/AIP(Air-IndependentPropulsion)分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作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动力输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的内衬环1的内径为531mm,外径为537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内衬环1的内径处设置坡度为0.25°的锥形坡1-1,且所述内衬环1的内径处厚度为80mm,内衬环1的外径处厚度为155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内衬环1存在锥形坡1-1,锥形坡1-1的坡度为0.25°,有助于使移动低温液体储罐用复合材料绝热支承件受力不出现偏移,承力更加合理。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结构环2的外径为1020mm,内径为537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未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