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内饰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799.8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桧尾诚;金俸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N3/02;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内饰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内饰件(door trim)。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门上设有构成车厢内的外观的车门内饰件。这种车门内饰件通常包括扶手、拉手(pull handle)等,它们的形状等构成车门内饰件的外观的一部分。
公知有如专利文献1和2所示那样在扶手内配设有拉手的车门内饰件。在车门内饰件中,扶手呈朝车厢内侧鼓出的形态,在其鼓出的部分组装有由另外的零件构成的拉手。另外,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拉手呈朝上方开口的箱状,在其前方部分一体地设有与拉手一同组装于扶手的开关座。这样,车门内饰件所具有的扶手通常由将多个零件彼此组装起来而成的结构体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49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44423号公报
当拉手如上述那样作为另外的零件组装于扶手时,例如当乘坐人员拉拽拉手时,认为扶手会以拉手和与拉手相邻的其他零件之间张开的方式变形(所谓的开口)。
另外,在对车门内饰件要求高外观设计性等情况下,存在构成扶手的各零件的形状、零件之间的组装构造复杂化的倾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拉拽拉手时,扶手可能会以不仅是在拉手和与拉手相邻的零件之间且在拉手和处于它们周围的零件之间的间隙也变大的方式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由拉手等多个零件彼此组装而成的扶手的车门内饰件中,在拉拽拉手时抑制构成扶手的各零件之间以张开的方式变形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饰件具有呈朝车厢内侧伸出的形态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该车门内饰件包括:前侧构件,其包含构成上述扶手的上表面部中的前侧的部分;后侧构件,其包含构成上述上表面部中的后侧的部分;以及拉手框(pull handle box),其呈包含底面部、围绕上述底面部的周面部以及朝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箱状,设置为以上述开口部配置于上述上表面部的方式被夹在上述前侧构件和上述后侧构件之间的形态;上述前侧构件和上述后侧构件中的一方具有经过上述拉手框的车厢内侧越过上述拉手框地延伸,并且与上述前侧构件和上述后侧构件中的另一方重叠的延伸设置部,上述拉手框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自上述周面部的面向前方的前方周面部和面向后方的后方周面部中的面向上述另一方的那个周面部朝外方突出,上述突出部包括:第1面部,其设有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卡定的第1卡定部;第2面部,其呈自上述第1面部的车厢内侧的端部延伸的形态,设有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卡定的第2卡定部;第3面部,其呈自上述第1面部的车厢外侧的端部延伸的形态,设有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卡定的第3卡定部;在上述另一方上设有以与上述第1卡定部重叠的形态与上述第1卡定部卡定的第1被卡定部,在上述延伸设置部设有以与上述第2卡定部重叠的形态与上述第2卡定部卡定的第2被卡定部,上述第3卡定部卡定于组装有上述扶手的车门内饰件主体部。
上述车门内饰件通过在拉手框的卡定于车门内饰件主体部的部分上一体地设置卡定于拉手框周围的零件即前侧构件及后侧构件的部分,从而抑制了前侧构件和后侧构件这两个构件相对于拉手框的错位,因此,能够防止因乘坐人员将手搭在拉手框上进行拉拽等而引起的前侧构件和后侧构件相对于拉手框的开口变形。
在上述车门内饰件中,也可以是,上述突出部以上述第2面部和上述第3面部自上述第1面部的两端部朝同一方向延伸而形成U字状的形态自上述周面部突出。
在上述车门内饰件中,能够确保拉手框的突出部的刚性,即使因乘坐人员将手搭在拉手框上进行拉拽等而导致应力集中于突出部,也能抑制突出部变形。
在上述车门内饰件中,也可以是,上述延伸设置部具有能够在该延伸设置部与上述另一方之间卡定的第4卡定部,上述第2面部具有相对面部和卡定面部,该相对面部与上述第3面部相对,该卡定面部自该相对面部延伸,且相对于上述相对面部配置于车厢内侧,并且使上述第2卡定部和上述第3卡定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错开,上述第4卡定部容纳在由上述周面部、上述相对面部及上述卡定面部所划分出的空间部中。
在上述车门内饰件中,能够使前侧构件和后侧构件互相卡定,并且形成将该前侧构件和后侧构件的卡定位置容纳在形成于拉手框的外侧的空间部中的形态,由此能够抑制前侧构件和后侧构件的开口变形。
在上述车门内饰件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2卡定部和上述第2被卡定部之间夹持上述车门内饰件主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