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环流式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701.9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浩;唐颖栋;李海林;盛晟;林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环流 一体化 水解 酸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圆形环流式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适用于污水处理厂。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工艺一般采用膜法或泥法。膜法即在水解酸化工艺中增设填料,微生物附着于填料表面,提高水解酸化效果。该工艺的缺点是总体造价较高,微生物在填料表面不断增殖及惰性物质累积最终会降低处理效果,填料寿命较短,运行一段时间后需放空池体进行清洗或更换,难度大,运行管理不方便,适合于水量较小、水质波动很大,微生物容易流失的污水处理厂。鉴于膜法的缺点,目前大部分中、大型污水处理厂均采用泥法的水解酸化工艺,为保证处理效果,需由后续沉淀工艺进行污泥回流以保证池体中的污泥浓度。现有泥法水解酸化工艺有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分体式其中一种方式是直接由好氧池后沉淀段回流,该污泥由于为好氧污泥,会影响水解酸化效果;分体式另一种方式是水解酸化工艺后接中间沉淀工艺,该工艺污泥回流不会影响水解酸化效果,但该工艺增设了中间沉淀,增加了总体投资和用地面积。而一体式的水解酸化工艺由于多数采用穿孔排泥管排泥,一方面排泥管容易堵塞,运行不稳定,管理较不方便;另一方面,污泥回流效果难以保证,影响水解酸化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形环流式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在不增加投资和用地面积的前堤下,保证水解酸化效果的稳定,减少后续运行维护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环流式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呈圆形池体,池体内部设一道均匀开有配水孔的圆形隔墙将池体分为外部的环形沟道和内部的辐流式沉淀池,在环形沟道底部设置若干个低速潜水推流器,环形沟道外壁接有污水进水管,圆形隔墙的内侧砌有出水堰并设置通往外部的上清液出水管;所述辐流式沉淀池的中心是沉淀池泥斗,该泥斗经污泥回流管连通设于环形沟道外侧的集泥井。
所述沉淀池泥斗的中央装有长度与圆形隔墙直径相近的可转动的刮泥机。
所述集泥井中装有内回流泵和污泥泵。
所述辐流式沉淀池设有撇渣装置及通往外部的排渣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水解酸化装置和沉淀装置分开建设导致的投资和占地浪费,克服了其他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采用穿孔集泥管等造成的排泥不畅甚至堵塞对水解酸化效果造成的影响,在保证运行效果的前提下,节省了投资和占地,保证了水解酸化效果的稳定,减少了后续的运行维护工作量,在污水处理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圆形环流式一体化水解酸化装置具有圆形的池体,池体内部设置一道均匀密布配水孔6的圆形隔墙5,该隔墙将池体分为外部的环形沟道1和内部的辐流式沉淀池2,本例在环形沟道1底部每隔一定距离安装1-2台低速潜水推流器11(均布)。环形沟道1外壁接有污水进水管8,紧贴圆形隔墙5的内侧砌有出水堰3并在出水堰上安装通往外部的上清液出水管9。所述辐流式沉淀池2的中心是沉淀池泥斗4,该泥斗经污泥回流管7连通设于环形沟道1外侧的集泥井16,集泥井内装有内回流泵14和污泥泵15。
所述沉淀池泥斗4的中央装有长度与圆形隔墙5直径相近的可转动的刮泥机13,刮泥机为长臂型桁架结构,可绕中间的转轴作低速旋转,将辐流式沉淀池2中的污泥驱赶至沉淀池泥斗4。
所述辐流式沉淀池2还设有撇渣装置12及通往外部的排渣管10,可将漂浮在表面的浮渣排出池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8进入环形沟道1,在低速潜水推流器11推进下环流,在达到一定停留时间满足水解酸化要求后,通过圆形隔墙5上的配水孔6进入中间的辐流式沉淀池2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出水堰3通过上清液出水管9排出,污泥则沉入沉淀池泥斗4,通过污泥回流管7进入集泥井16,大部分污泥通过内回流泵14回流至环形沟道1,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15排出池外。沉淀池的浮渣通过撇渣装置12经排渣管10排出池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加强内循环污水处理生物反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