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247.7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锦房;庞学亮;肖大为;陈浩;张超然;马伯乐;钱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自动分离装置,用于水下设备间的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分离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常见于航天、水中兵器等设备中。在航天领域,分离装置被广泛的用于完成发射台释放、推进系统点火和中止、级间和有效载荷分离、天线展开、降落伞释放、舱盖弹射等功能。在美国的“水星”号飞船上使用了57件分离装置,“双子星座”号飞船上使用了116件、“阿波罗”飞船上超过了300件,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上使用了166件,而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使用的火工品驱动装置已超过了500件。
美国、英国等在水下分离装置的研制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美国本萨斯公司开发出的Benthos865-A,英国Sonardyne公司的ORT和DORT,最初是为海军开发的,目前有300多台用在海洋探测中。
国内对水下分离装置的研究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0所开发出一套适用于1000m水深的定时气动分离机构,最大定时30d,分离的原理是:定时电路启动点火器点火,高压燃气推动连接柱销解锁,完成分离。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研制《高可靠性声学释放器》,其解脱分离机构为电化学熔断方式。此外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科院海洋所、中船重工715所、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对分离装置进行了研究。
然而,现有常见分离设备多采用如爆炸螺栓这样以火工品为驱动力的分离装置,火工装置是由发火元件、装药和功能机构组成,利用装药爆炸或燃烧的能量驱动功能机构完成特定的功能。虽然火工品有可靠性高、储存能量大、动作速度快、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和体积小和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火工装置是靠火药的爆炸或燃烧来驱动功能机构完成任务,使得火工装置有它本身不能克服的缺点:一次使用、火工品工作的时候对结构的冲击力载荷大,产生机械的强脉冲冲击,分离噪声大。另外火工品还需要防磁和防静电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爆炸产生有害气体、碎片等污染空间或者水体环境。对于一些对隐蔽性、安全性、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设备,火工装置并不适用。低噪声电动式连接分离装置可以使水下装备在隐蔽条件下安全、可靠地实施分离,给水下装备后续机动动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于水中对抗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设备分离装置。
一种水下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电动机、减速机、偏心轮、滑块、座体以及常闭触点盒。上、下连接杆通过底座和滑块将待分离设备相连;电动机提供分离所需的动力;减速机用于调整转速;偏心轮带动滑块滑动;滑块用于下连接杆挂钩的紧锁与分离,且接触面为斜面,有利于滑块的滑出;座体用于固定各部件间的连接;常闭触点盒与滑块控制电动机电路的开关。
所述电动机、减速机、偏心轮以及滑块的联动模式。
所述滑块与下连接杆的连接方式。
所述滑块与常闭触点盒对电路状态的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和偏心轮带动滑块实现分离动作,避免了火工分离装置的噪声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差的问题,由于下连接杆挂钩与滑块接触面为斜面,利用下连接杆以下部分的重力产生的推力作用,大大减小了电机所需的功率,利用滑块控制电动机电路,实现设备的自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下连接杆与滑块挂钩俯视图。
图3为紧锁状态时偏心轮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水下自动分离装置加以详细说明。
本设计按承受重量500Kg为标准设计。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连接杆1、电动机2、减速机3、滑块4、偏心轮5、常闭触点盒6、座体7以及下连接杆8。下面按组成部分将设计说明如下:
1、上、下连接杆利用座体以及滑块将设备相连;
2、电动机由与滑块连接的常闭触点盒控制,其最大功率为6瓦,电压为0~12V,用于提供分离所需的动力;
3、减速机与电动机相连,其输出转速为30转/分,输出直径:d=4mm;
4、偏心轮的偏心距为1.05mm,如图2所示,当滑块与下连接杆挂钩紧锁时,偏心轮最高点1与滑块运动中心线3之间夹角必须超越0~10°,偏心轮端面最高点和最低点有0.5×0.5mm刻线,当分离时,输出轴5带动偏心轮4顺着输出轴旋转方向2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