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对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555.8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圳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H04B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对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讲机领域,特别涉及的一种车载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移动通讯的一种专业通讯工具,广泛动用于交通,安防,林业,水利,防灾救灾等多种行业内,它的特点是可以使许多人同时进行通话交流,能使许多人同时接收同一频段某一个频率上的发射机的通话音频,是一种即时通讯,一呼百应,不耗费通讯费用,运行成本极低使用方便同时还有具有组呼通播,系通呼叫,机密呼叫等诸多功能,是应急通话的一种主要的通讯工具。
目前市面上的车载对讲机都有是单一波段的对讲机,即传统的车载对讲机只有单一的一个发射器,它虽然可以发射许多不同的频点但所设置的频点必须在一个波段落范围内,频率单一不可改变。上述传统的对讲机如需要与其它频段的对讲机通讯就必须再购置一台其它频段的对讲机,这种通讯方式应用于车内时会造成安装不便,通讯成本增加等诸多不便。此外若需要应急处理事件时,需要收听调频收音,这样在使用车载对讲机进行应急处理时,需要再配备一台调频收音机,进一步造成通讯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车载对讲机,它具有可以同时工作于不同的频段,并且兼具有调频收音机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车载对讲机,包括发射器、控制器及受话器,该发射器与受话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发射单元和第二发射单元,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调频收音单元。
优选地,所述发射器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切换开关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射单元连接于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发射单元连接于第二天线。
优选地,所述调频收音单元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开关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频收音单元连接于第三天线。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GSM通讯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GSM通讯单元之间通过通讯开关连接。
优选地,所述GSM通讯单元连接于第四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对讲机,可以通过一机同时工作于不同的频段,解决了目前车载对讲机只能工作于单一频段,只有通过再购置一台其它频段车载对讲机才能同时收听两个不同频段的通话内容这一缺陷,节约了通讯成本,避免重复的购置,使通讯更加灵活及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对讲机还兼具有调频收音机的功能,在进行多频段通话的时候还可以收听调频收音,解决了在使用车载对讲机时进行应急事件处理的需要,具有一机多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控制器 20、受话器 31、第一发射单元
32、第二发射单元 33、调频收音单元 41、第一天线
42、第二天线 43、第三天线 34、GSM通讯单元
44、第四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射器、控制器10及受话器20,该发射器与受话器20分别与控制器10连接,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发射单元31和第二发射单元32,所述控制器10上还连接有调频收音单元33。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对讲机,可以通过一机同时工作于不同的频段,解决了目前车载对讲机只能工作于单一频段,只有通过再购置一台其它频段车载对讲机才能同时收听两个不同频段的通话内容这一缺陷,节约了通讯成本,避免重复的购置,使通讯更加灵活及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对讲机还兼具有调频收音机的功能,在进行多频段通话的时候还可以收听调频收音,解决了在使用车载对讲机时进行应急事件处理的需要,具有一机多用的优点。
在进行多频段通话时,可能会存在同时计话的的内容过多造成声音嘈杂,使用者不能听清某一方通话。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发射器与控制器10之间通过切换开关连接,可以通过切换开关来手动选择打开或关闭某一发射器,使本实用新型暂时工作于单频段,提升通话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信号接收强度,所述第一发射单元31连接于第一天线41,所述第二发射单元32连接于第二天线42,第一发射单元31和第二发射单元32可以分别通过独立的二个天线进行信号通讯,避免互相干扰,提高信号接收清晰程度,提升使用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圳,未经陈文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