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洋性流刺网渔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429.2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胜浪海洋捕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3/04 | 分类号: | A01K73/04;B63B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洋 流刺网 渔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船,具体是涉及一种大洋性流刺网渔船。
背景技术
大洋性渔业是指到公海从事捕捞生产,捕捞的品种是大洋性洄游鱼类,像金枪鱼、鱿鱼等。从事上述大洋性渔业的流刺网渔船,就称为大洋性流刺网渔船,这种渔船一般是大型船只,所述流刺网主要用于捕捞洄游性鱼类,流刺网使用一层或多层塑胶丝所织成的长方形网片,一般会将多张网片结合在一起,上缘系多个海绵塑胶所制的浮子,下端配附铅制沉子,垂直张开设于接近海平面附近的位置,等待鱼类游入而被网目缠住。因为会随海流移动,而且被缠住的鱼像刺一样挂在网上,故称“流刺网”。流刺网渔船是需人工接驳网片与主干绳绳缆进行投网,起网时,又需人工进行网片解除。通过大量人力进行作业,不具备科学性机械运用,而且作业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不利因素。
流刺网渔船是一种常用的渔船,一般以小型渔轮和机帆船为主,起网机械设备比较简单,机械化程度不高。这些渔船尚无专门的流刺网作业机械设备,一般只配备起网绞机,船舶总长度为12~24m,型宽为3~5m,总吨为30~60t。由于船型小,局限于我国近海、沿岸周边生产作业,不具备远洋作业条件。国外单船式刺网渔船总长在40m以下,有些渔船已配备专门化的系列设备,包括起网绞机、盘网机、抖鱼机等,实现流网作业的半自动化。在我国南海作业的流刺网渔船,投网深度为2~3m,捕获渔获均为水面层鱼。渔船携带网片为60~150片,网片数量多少随渔船大小而定。每张网片规格长度约为55m,一般可延伸2~3公里一组,多数采用船尾投网、船头侧边收网的方式。
流刺网渔船作业流程如下:1.投网——先将主干绳系上电子浮球,投放到作业海区,通过人工接驳网片与主干绳绳缆进行投网,渔船开动拖至网衣下水。渔民边投网边系接网片,直至投网完毕。投网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收网——船长先通过电子浮球定位,找到流刺网主干绳,由渔民从船头侧边船舷进行起网,通过人力方式或机械辅助将带有渔获的网衣逐步拖至甲板,并分离每组网片,叠放在甲板,直至收完每组所投放的流刺网,然后集中人力进行摘鱼。收网过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自动化运用程度不高。3.冷藏——随着渔获呆滞在甲板时间的延长,渔获的新鲜度受到影响,从网片上解除下来的渔获必须尽快进入冷库,通过碎冰保鲜方式进行速冻。碎冰保鲜方式容易使渔获的营养成分外流,且保质时间不长,加上渔获的新鲜度因呆滞在甲板上有一定时间而受到影响,导致碎冰保鲜的效果不理想。可见渔船的冷藏技术不科学。
总体来说,流刺网渔船船型小,局限于近海作业;在生产作业上,存在着所需劳动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船只运力小,渔获保鲜效果差,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一种大洋性流刺网渔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洋性流刺网渔船,它主要由船体、流刺网、两台液压收网折臂吊机、两个导槽、张网架、高压喷水洗网装置、叠网机和投网理网机构成,所述船体的甲板上由船头到船尾的方向依次设有解鱼工作舱和冲网房,高压喷水洗网装置和叠网机设在冲网房内,导网架设在解鱼工作舱内,并从解鱼工作舱内伸向船头,两台液压收网折臂吊机设在船头的甲板上,投网理网机设在船尾的甲板上,所述两个导槽相互平行间隔分布在船体的甲板上,并且由船头穿过解鱼工作舱和冲网房伸向船尾,两个导槽位于叠网机及张网架的两侧;所述液压收网折臂吊机包括伸缩式吊臂、转盘和立柱式基座,伸缩式吊臂的一端设在转盘上,转盘设在立柱式基座上,伸缩式吊臂的另一端设有一体式双收绳机,所述立柱式基座的侧部设有可折叠架,所述可折叠架上设有单体式收绳机,流刺网的主干绳和底干绳的一端分别从两台液压收网折臂吊机上的一体式双收绳机、单体式收绳机绕过,再穿入导槽中,从导槽中穿出后绕在投网理网机的卷筒上。
所述张网架,主要由两个下压导网架和三个支撑导网架构成,所述下压导网架是由水平放置的下压横梁、网导入梁和两个以上连杆构成,所述下压横梁通过连杆固定在解鱼工作舱的天花板上,所述连杆与天花板相垂直,所述网导入梁的一端与下压横梁的一端部对接,另一端向上倾斜;所述支撑导网架是由支撑梁和两个以上立柱构成,所述两个以上立柱排成一排并间隔分布在船体的甲板上且与甲板垂直,所述支撑梁水平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两个下压导网架和三个支撑导网架间隔交错分布;所述支撑梁从解鱼工作舱内伸向船头。
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为向上凸的弧形面,下压横梁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的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胜浪海洋捕捞研究所,未经湛江胜浪海洋捕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捆虫器
- 下一篇:堆垛机用上端制动装置